德者,仁心也;旭者,暖阳也。人如其名,刘德旭便是这样一个用热血诠释美德、用奉献照亮生命的人。二十五载春秋,他以热血传递仁爱,用奉献温暖人心。
“我还想再献十年!”坐在熟悉的献血椅上,刘德旭的话语中满是不舍。今年9月16日是刘德旭的60岁生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相关规定,无偿献血最高年龄为55岁,既往无献血反应、符合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的多次献血者主动要求再次献血的,年龄可延长至六十周岁。为了给自己25年的热血生涯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9月12日上午,刘德旭再次来到市中心血站,完成他的最后一次献血。
得知今天是刘德旭最后一次献血,市中心血站负责人来到现场,为他送上祝福,并向刘德旭25年来支持无偿献血事业的善举表示感谢。
2001年5月28日,刘德旭所在单位组织集体献血,他第一次挽起袖管,献出200毫升全血。从那以后,只要单位组织无偿献血,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他都会积极参与。直到2015年初,父亲因病住院需要输血治疗,使他切实感受到无偿献血政策的温暖,因为自己献过血,父亲享受到了血费减免优惠政策,也正是这次经历使他了解到另一种血液成分单采血小板,因为临床需求大、捐献间隔期短,能帮助到更多急需输血的患者,于是他便由捐献全血转为捐献单采血小板。
二十五年间,刘德旭共捐献全血5次,单采血小板164次,献血总量约36800毫升,先后荣获2016-2017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银奖、2018-2019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2020-2021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2022-2023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及终身荣誉奖。
“我们所熟知的全血是3-5周的储存期,而单采血小板存储期很短,只有3—5天,需要现采现用,所以捐献单采血小板要提前进行预约。”提及献血相关知识时,刘德旭如数家珍,这些熟练知识的背后是他在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多年的经验积累。
“做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工作首先要自己懂得献血的相关知识,才能给献血者做科普和宣传。”迄今为止,刘德旭在志愿服务队已经十几年了,从一开始在工作人员旁边打下手学习无偿献血知识到现在在一线发掘献血人物事迹,刘德旭总结出一套“现身说法”的沟通秘诀,伸出胳膊展示针眼,用最直观的方式告诉人们“献血不可怕”,在刘德旭的现身说法下,许多人从“不敢献”变为了“主动献”。
虽然告别了献血,但刘德旭的奉献之路仍在延续。“今天是我最后一次献血,虽有万般不舍,但志愿服务工作我会继续做下去。”他坚定地表示,“我建议所有符合献血条件的人,都来参与无偿献血。无偿献血就像一个血液银行,捐献血液就是储存血液,今天你帮助他人,明天他人也会帮助你。”
时针无法倒转,岁月终会留痕。刘德旭用自己的25年坚持,告诉我们何为“德”,是推己及人的仁爱;也让我们看见何为“旭”,是持续不断照亮他人的光芒。作为献血者的故事虽已圆满落幕,但志愿服务的征程却从未停止,未来的志愿之路,我们继续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