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行采访日记:他们,朴实却不平凡

时间:2017-11-21来源:郴州市中心血站作者:李孟玲
 
        11月12日、13日,作为血站宣传科工作人员,我随采血科几名工作人员一同前往距离市城区130多公里的临武县,感受了一番农村无偿献血的热络常态。
        11月12日,出发的这天正值周日,对于我而言是再一次的加班,但对于采血科的工作人员来说,全市每天百余袋的医疗临床用血等着他们去采集,周末也不过就是普通的工作日罢了。
        早上8点,两名采血护士将所有用物准备齐全,采血车司机检查车辆设备无故障后,大伙便准时从血站出发了。采血车缓慢驶离喧闹的市城区,随后进入了厦蓉高速。“还好现在几条高速公路途经郴州,我们到临武、宜章这些地方采血,车程都少了大半,方便多了。”采血车司机朱大武说。
        郴州共有11个县市区,随着无偿献血工作的全面铺开,采血护士们每个月都要到各个县市区至少一个来回,其中最远的桂东县距市城区有近200公里,每次去还得提前预留半天的车程。
罗金玲是此行的一名采血护士,她从1995年就开始在血站工作,至今已有22个年头了。一直在采血一线的她,对这些年来开展无偿献血工作的艰难和发生的变化可以说是有着深切的体会。“我们现在到县城特别是乡镇里采血,走的都是平坦大道,采血车空间大,设施设备也好,哪像我刚来那会啊,就是一辆老式采血车,车里各种颠簸,车外尘土飞扬,每次下乡都难免遭罪。”原来,罗金玲从小就有晕车的症状,路上的颠簸常让她难以忍受。但因为怕影响正常工作,她从不吃晕车药。每次到达目的地后,喝点水,洗把脸,拍拍额头就又开始工作了。
        采血科是全市医疗临床用血保障的重要一线,工作人员长年累月奔波在各县市区招募、采集血液,工作任务繁重,能像罗金玲这样岿然不动,坚守在岗位的人不多。
车窗外山丘延绵起伏,还在努力成长的行道树快速飞过,车内也渐渐安静下来,大伙趁着还在路途小憩,兴许到了目的地就该是好一阵忙碌了。
        上午10点,采血车到达了临武县南强镇。车刚刚在集市附近停稳,就有一位村民拿着身份证和献血证上来咨询,无奈工作人员还未准备就绪,就先行去集市赶闹子了。
十分钟后,工作人员已对车内采血环境进行清洁消毒,所需的药品和仪器设备也准备好了,车外休息凳上等候的几名村民这才依次走上采血车。穿戴一次性鞋套,出示身份证,填写献血登记表,等待献血初筛,整个献血流程村民们都很是熟悉了。考虑到有的村民可能识字不多,工作人员还会逐个询问是否需要帮助,帮忙把献血登记表里的信息填写完整。


    罗金玲正在帮献血者填写登记表
 
        看着几个村民两手空空上了献血车,下来时却都是按压着手臂,手里还多了一个红色小本本,附近的孩子也都凑过来想要一睹究竟。


 
        眼瞅着一个小朋友还爬上了长桌,透着车窗不停向里边张望。我走近询问他是否知道车里面是在忙什么,他一脸茫然地摇摇头。“他们是在参加无偿献血,那些血是救医院的病人用的,他们都是勇敢、有爱心的人……”听完我的话,他还是似懂非懂的样子,但被问到长大后想不想参加无偿献血的时候,却是响亮地应答了。“想,所以我要好好长大,18岁的时候健健康康来献血!”
        小朋友是和年迈的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父母都在广东务工,这也是现在农村很多家庭的组合形式。所以看到来参加献血的村民大都是40多岁的年纪,也就不觉得奇怪。
        刚刚先行去集市赶闹子的村民这会也过来了,他一上车,就被车上的村民认了出来,“我们的献血英雄来了,今年他还拿了市里的奖金呢。”原来他叫张文成,今年51岁的他已经捐献全血38次了,镇里人大都认识他。而刚刚村民们说的奖金,是今年春节期间郴州市政府表彰他的慰问金。
郴州市从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正式颁布后才开始实施无偿献血,此前都是义务献血。因为缺乏法律法规的制约,那一时期滋生了不少“血头”,很多村民迫于生活压力成了“卖血”的主要人群。 “我们现在不卖了,有了政府的关心,生活都变好了,脱贫了还卖什么,但就是习惯了,而且这么多年了也知道献血对身体没害,还有益健康,也就没理由不献啊。”



 
        张文成说,他现在还是在坚持每年献血,到时间就来。
        中午12点半,镇上的集市人已散去,几名工作人员正准备到街边小店吃个便饭,又有几位村民赶来,采血护士们也就继续了手头的工作,等到忙完已经快2点了。“菜都已经凉了,我再去给你们热一下。”看着采血护士们又一次忙得没吃上热乎的饭菜,饭店的老板也很是关心。“没关系,都习惯了,我们吃完马上就走,不用麻烦了。”谢过老板的好意,工作人员赶紧吃完就赶往了临近的香塘乡。



 
        香塘乡的几位村民看到采血车来了,纷纷招呼邻里过来。石永财、陈满加夫妇抱着2岁多的小孙女来到了采血车停靠处,孙女粘着要奶奶抱,本欲和妻子一同献血的石永财就自己先上了采血车。陈满加看着丈夫献血这么积极,不禁打趣起来,“以前我来献血你还骂我,现在知道献血好了吧。”陈满加说,她刚开始献血的时候家里人都不支持,丈夫还因此跟她闹脾气,怕她染上什么病。他“考察”了几次血站工作人员的操作,知道采血用具都是一次性消毒用品,献血前还有严格检查后,才放心了些。“我上次跟我老婆来献了一次血,我血液粘稠,献血后不但没有觉得不适,还感觉人精神多了,这次也就又来了。”献完血后,石永财招呼着站在车外的陈满加,想着难有时间到市里,陈满加也还是参加了献血。
        注意到不少村民在献完血离开时,还不忘叮嘱工作人员下次来时记得联系他们,便上前询问了一番。原来,临武县下辖村较多,仅南强镇就有27个村,为了维系农村无偿献血者队伍,方便广大村民参加无偿献血,市中心血站都是按村民需要安排采血车前往。每次献血车到达后,再电话通知提前跟血站预约好的村民过来,免得他们舟车劳累。一直到当天的工作结束,陆陆续续有19位村民登上采血车参加了无偿献血。
        11月13日,是与12日一样辗转的一天,采血车上午停放在临武县城街头招募无偿献血者,下午便又赶往村镇,但却是与12日不一样感受的一天。
        下午2点,采血车顺着蜿蜒的村道驶入金盆村。前来献血的村民还是那么踊跃,但面对镜头却少了之前所见村民的从容,很是躲闪。我知道,她们是害怕。不是害怕参加献血这件事,而是害怕别人知道她们参加献血,而这一切,归根到底不过是世俗迷信,不过是历史阴影。她们让我想起世界献血者日受到全国人民关注的我市献血冠军廖静平的故事,作为一名普通家庭妇女,她也曾是小心翼翼地坚持着无偿献血这件事,家里人不支持,她便耐心解释,解释不通她便默默忍受。为了不让家里人知道她还在继续参加无偿献血,她把献血证都交给了血站工作人员保管,每次都是偷偷地去献血。直到《人民日报》将她默默奉献的故事说了出来,不仅郴州人民,全国人民都在为她点赞。我还记得她收到我们转交给她的,一封来自山东省一名老党员亲笔写的称赞书信时的感动,她没想到自己认为再朴实不过的行动,却被称“值得全国人民学习!”
        无偿献血正式实施前出现的“卖血”乱象,特别是河南一大批村民“卖血”卖出了个艾滋病村的事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不少人都误认为无偿献血有害健康,甚至封建迷信地认为会带来“血光之灾”。《献血法》颁布至今已经19年了,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要想完全消除大众尤其是农村偏远地区农民对无偿献血的误解,实现全民参与无偿献血,还需要一段时间。但好在社会在进步,无偿献血工作者在不断努力,郴州市农村无偿献血工作一直在有序进行。特别是近五年来发展迅速,新增农村无偿献血者2570人,农村献血人次占全市总献血人次的比例已从2012年的6.24%上升到12.13%,增长了近一倍。
        两天的充实行程,我看到了采血一线工作人员的辛苦和坚守,也看到了农村献血者的无私和无奈,他们都是朴实却不平凡的,都是为挽救他人生命而默默付出的英雄。作为一名无偿献血宣传工作者,我庆幸了解了他们的故事,也希望能更好地写出他们的故事。不再畏惧镜头,自豪地说出,我是一名无偿献血者,我是一名无偿献血工作者。(李孟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