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1日 星期日
搜索
加入协会
会员登录
协会公文
协会新闻
无偿献血
中国输血协会推荐
分支机构活动
全年活动预告
首页
关于协会
党建工作
理事长致辞
协会介绍
机构设置
自律维权
总结计划
大事记
协会荣誉
栏目责任人
协会活动
协会公文
协会新闻
会员新闻
中国输血协会推荐
国内外动态
我要投稿
协会微信工作群目录
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
部门和地方规章文件
标准
团体标准
境外标准和指南
光荣榜
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
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
协会和会员荣誉
专业活动
分支机构活动
日历表
血液科普
专家共识
输血医学与技术
论文投稿
职业发展
在线教育
向专家提问
招贤榜
专业期刊
文章书籍
会员专区
会员登录
加入协会
会员学习
首页
>
协会活动
>
会员新闻
>
无偿献血
20年累计献血超3万毫升!武汉这位热血教师用行动为学生树榜样
时间:
2022-09-14
来源:
武汉血液中心
作者:
肖莉娇
俞丹青用无偿献血致敬教师节
“俞老师,祝您节日快乐!”9月10日上午,在武汉血液中心成分献血科医护人员的齐声祝福中,武汉科技大学的教师俞丹青用无偿献血的方式度过了她的第25个教师节。
今年47岁的俞丹青是武汉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的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从事专业基础课教学,已有25年教龄。从2002年至今,她已献血累计献血91次,共捐献了30900毫升血液,相当于6个成人体内血液量总和。其中献全血3800毫升,献血小板135.5个治疗剂量,(献一个治疗剂量的血小板相当于200毫升全血),捐献的血液足以让约180人得到及时救治。
回忆初次无偿献血的经历,俞丹青笑着表示,“其实我是先当的无偿献血宣传员,才去献的血。”2000年,当时还怀着孕的俞丹青和丈夫许向东无意间看到了‘我不认识你,但我谢谢你’无偿献血宣传海报,被海报上小女孩刘佳雯清澈的眼神打动了。“这对我们即将出世的孩子来说,也是一次爱的胎教。”于是在俞丹青的鼓励下,丈夫许向东第1次献出热血。
2002年8月10日,“紧随丈夫其后”的俞丹青在青山街头献血点,也第1次献出热血。她说,“可能因为我喜欢看书,很早就在科普书籍中了解到,无偿献血对人的身体是没有影响的,所以当时一点儿也不担心。而且,献完血后,身体确实没有异样。”此后,几乎每年1次的全血捐献便成了她的习惯。2009年,在杭州读博士的俞丹青在一次应急献血中接触到成分献血。了解到它的间隔期更短,参与频次更高,可以帮助更多人后,2013年回武汉后,她开始定期献成分血,尽管教学工作繁忙,但每月她都会尽量抽出时间献血。
最让俞丹青欣慰的是,多年的献血之旅,始终有丈夫和女儿的陪伴。女儿许诺更是在18岁当天,以无偿献血庆祝成人礼,那天,俞丹青和丈夫也一起坐上了采血椅。“其实我从来没和女儿刻意强调献血,应该是潜移默的影响。”俞丹青说,现在女儿21岁了,也是名21次的“资深”献血者了,母女俩经常相约献血,平日忙于工作的丈夫也会在节日、家人生日加入进来,一家三口将相约无偿献血变成了家庭聚会。
“一个人献N次血,不如N个人献N次血。”2014年,为了带动更多人定期献血,俞丹青还加入了武汉市无偿献血志愿者协会,街头、校园、企业都曾留下她志愿服务的足迹,她所带的学生中还有不少以她为榜样,成为了无偿献血者。
武汉血液中心成分献血科医护人员为俞丹青老师点赞
随着殷红的血液从血管流出,通过血细胞分离机将其体内的血小板分离出来,存储于血袋中,俞丹青成功捐献了2个治疗剂量的血小板。“向您的无私奉献致敬!”面对医护人员的集体点赞,俞丹青谦虚地表示,自己才是被学生感染的人。她说,“每当在校园献血车上看到一张张青春稚嫩的‘面孔’,在伸出手臂的那一刻,眼神坚定而温暖,我就特别感动,我是老师,更应该以身示范,将献血坚持下去,或许这就是‘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意义吧。”
上一篇:
【教师节】感恩老师 热血情怀
下一篇:
中秋节,通城453位市民踊跃献血助力团圆
返回
欢迎登录
使用会员帐号登录
看不清?
点击更换
立即登录
忘记密码?
加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