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9日 星期二

周玉川荣获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特别奖(个人奖)

时间:2023-03-04来源:商洛市中心血站作者:王桂林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联合下发《关于表彰2020-2021年度全国无偿献血表彰奖励获奖者的决定》,周玉川荣获2020-2021年度“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特别奖(个人奖)”。在此次国家表彰中,全国149人,其中陕西省5人受到表彰。周玉川是我市唯一获此殊荣的个人。
                
         周玉川,中共党员,商州区人,从事建筑行业,商洛市无偿献血志愿工作者服务队队员。他坚持无偿献血15年,捐献血液93次,献血量达32400毫升。同时15年坚持为无偿献血工作志愿服务1000多个小时,成为我市无偿献血先进志愿者代表之一。2020—2021年度,周玉川捐献血小板27次,捐献量达8200毫升。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周玉川和亿万人民一样心里难过,但不知道怎样去帮助灾区,得知我市组织市民捐献血液时刻准备支援汶川后,周玉川于 5月14日在商洛市区献血车上第一次捐献了400毫升血液,想着自己的血液能帮助灾区同胞,他心里很激动,也暗下决心,把这件公益事业坚持下去。从此后,周玉川开始了自己的无偿献血之路,一坚持就是15年。每次到了献血的时间,无论再忙,他都会抽出时间捐献血液。在开始的几年间,周玉川以捐献全血为主,后来得知临床血小板紧缺后,他又加入到了捐献血小板的行列。每次在血小板患者急需救治的关键时刻,机采科就会出现周玉川捐献血小板的感人场面。不仅如此,他还通过看电视、收听广播、阅读报纸及无偿献血宣传资料等方式了解了许多有关无偿献血的法律法规和献血知识,一有时间他就把献血的好处讲给身边的人,打消他们心中的担心和顾虑,动员他们自愿加入到献血队伍中来。在周玉川的潜移默化和带动下,他的亲戚、朋友、同学、同事、熟人都成为了光荣的无偿献血者,部分人也加入了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很多人都常年定期捐献全血、血小板,为我市的无偿献血事业贡献了力量,周玉川在参加献血的同时,于2016年参加了中国造血干细胞检测血样的捐献,他随时做好了为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带来重生希望的准备。
        危难时刻显真情,周玉川用爱心行动证明了这点。2020年新年伊始,新冠疫情在武汉突然爆发,为了支援武汉抗击疫情,商洛市也伸出了援助之手,组织爱心市民向武汉支援血小板。周玉川得知后,主动和血站联系,自告奋勇要求捐献血小板,并先后于2月12日和3月2日两次捐献4个治疗量的血小板驰援武汉。2021年底,西安市疫情形势趋紧,12月31日,周玉川作为商洛市第一人,克服疫情期间交通受阻等重重困难,冒着寒冷步行一个多小时来到市中心血站为西安捐献了两个治疗量的血小板,并通过手机微信朋友圈,QQ等多种方式宣传呼吁,在他的号召下,先后有多人参与到驰援西安的献血中来。一个多月商洛共计为西安捐献全血、血小板14批次121万毫升,为西安抗击疫情贡献了商洛力量,这里面也有周玉川的一份功劳。
       2008年6月商洛市无偿献血志愿工作者服务队成立后,周玉川就加入到了志愿服务队的行列。在他和志愿服务队的领导及队友们的辛勤努力和四处奔波下,商洛市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成立了7个分队,制定了规章制度,落实了办公场所和经费。在仅仅三年的时间里,志愿者队伍由40多人发展到300多人。每逢节假日,周玉川就会利用休息时间和志愿服务队的同志们一起走向街头,深入社区、单位、学校和流动采血车旁开展献血宣传活动。在他们的宣传和现身说法的感动下,很多单位不但组织职工参加献血,而且大力支持职工加入无偿献血应急预备队的队伍。在血液紧缺的关键时刻,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就会踊跃参加捐献血液,特别在成分血捐献中,志愿者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他们不仅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在各县区采血点服务,而且还定期组织志愿者去敬老院献爱心,向贫困地区捐款捐物。15年来, 服务队志愿者的足迹遍及全市六县一区的每个角落,志愿者服务队许多队员受到过国家和省、市无偿献血的表彰奖励。
       周玉川用爱心诠释着“人道、博爱、奉献”的精神。他曾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银、铜奖”,“ 商洛市无偿献血优秀志愿者”,多次获得“商洛市无偿献血奉献奖”。
       “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这是周玉川的座右铭。十几年来,他用自己的爱心行动践行着自己的座右铭。他表示会一如既往的关心支持参与无偿献血,并愿意为无偿献血公益事业贡献余生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