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30日 星期一

小小善举拯救他人生命—记渭南市无偿献血者二三事

时间:2019-05-06来源:渭南市中心血站作者:渭南市中心血站


        被称为“熊猫血”的Rh阴性血,冷冻在零下80摄氏度的冰箱里,血小板成分血制剂在恒温柜中不停地震荡着……4月10日,记者走进渭南市中心血站,看到这里各类血液充足且保存妥善安全。
        “今年一季度,我们组织开展团体献血活动36次,2190位爱心人士积极捐献自己的血液,献血量逾56万毫升,同比增长5%,有效保障了全市临床用血安全与需求。”渭南市中心血站负责人介绍说。
        在渭南市献血队伍中,“的哥”刘文潮20年无偿献血1万多毫升,是一位资深的爱心志愿者。尤其是从2003年开始,刘文潮定期到渭南市中心广场献血屋献血,每年两次献血从未间断。到如今,他共参与无偿献血30余次,献血总量达1万多毫升,先后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银奖和金奖。在刘文潮的影响下,他的女儿也加入到了无偿献血队伍中。
        有10多年军旅生涯的刘文潮自豪地说:“一个小小的善举,就能拯救他人的生命,这是何等快乐的事!”
        别小亮是渭南市中心血站后勤保障科的一位普通职工。自2009年进入血站工作以来,他坚持无偿献血36次(注:单采血小板的间隔周期为两周),献血量达9400毫升,相当于一个健康成年人全身血液量的两倍。
        回忆起第一次捐献血小板,别小亮至今记忆犹新:“刚来单位上班没多长时间,我就遇到一名患白血病的2岁女孩。因为急需O型血小板,家长带着孩子找到血站来了。而我的血型恰好就是O型,当时就为这个小女孩捐献了血小板。”由于白血病需要长期输入血小板,而血小板和全血不同,保存期只有5天,往往是在患者需要时才能采集。自此以后,别小亮便经常为这个小女孩捐献血小板。
        别小亮先后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银奖和金奖。对别小亮来说,献血就是简单的四个字——积德行善。他的善举感染了身边的4位同事,大家纷纷自愿加入无偿献血队伍中。
        曾经有一位大叔走进渭南市中心血站问:“医生,我的血你们要吗?”工作人员问:“大叔,您是来献血的吧?”大叔点了点头说:“我要声明一下,我身上的血可不是我的啊!”
        原来,大叔是一位老实巴交的农民,家在50公里外的偏僻山村。2017年秋天在渭南市打工时,他不慎从10多米高的脚手架上掉下,造成多处骨折、脾脏破裂大出血,生命危在旦夕。在医院进行抢救时,大叔所需的O型血出现不足。生死关头,血站紧急在媒体发布消息,号召大家奉献爱心。半个小时后,第一批献血志愿者赶来了,随后献血队伍越排越长……
        转危为安后,大叔得知自己身上的血被换了两遍达1万多毫升时(注:正常成年人的血液总量占自身体重的8%左右),脑子里就有了一个想法:我身上的血是别人的,以后我也要把血无偿捐献给需要的人。经过1年多的康复,大叔觉得自己身体好得差不多了,于是一大早出门,换了3次车才辗转找到血站……
        目前,渭南市初步形成了“政府重视支持、部门通力协作、各界广泛参与”的无偿献血工作格局。渭南市年献血人数4万多人次,采血量约14吨,临床用血100%来自无偿献血。该市连续10年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