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微光 致敬了不起的献血者

时间:2023-09-01来源:南京红十字血液中心作者:吴静 俞苏洋

 

         一封信的告白

        亲爱的献血者,一个人,感动一座城;一群人,温暖一座城。感谢你们始终温暖如一,始终心存善良,始终内心有光。有你在,真好!
        我们需要献血状元,也需要更多的普通一员,有你在,真好!
        虽然你可能无法再继续伸出手臂献出你的爱心,但是,亲爱的献血者,我们的老朋友,若有时间欢迎你回来坐坐,我们依然会露出最真心的微笑,送上那声最真诚的问候,递上那杯你接过多次的热水。或者,“退役”不褪色,换个身份继续并肩战斗!有你在,真好!
 

 

        一张“最美全家福”
        135本献血证,摞起来厚厚的一沓,这是属于陈云一家三口的“荣誉勋章”。夫妻二人是从2008年汶川地震那年开始无偿献血的,“起初觉得就一次献爱心,谁知道献着献着,15年就这么过去了,但我们都觉得为社会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挺好”,这朴实无华的言语道出了两颗炽热的心。
        7月初,火辣辣的日头挂着,正是南京最热的时节,陈云、王春银夫妻俩又一起来到紫竹林3号。这些年,这是他们无数次一起捐献血小板中的一次,定期献血已经成为了这对70后夫妻的生活习惯。不过这次,他们还带上了18岁的儿子陈宇恒一起,“儿子马上就要进入军校了,带他一起来献一次血,也算是我们为他入伍前准备的一份成人礼和仪式感吧。”今年,夫妻二人还双双拿到了2020-2021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在镜头前,一家三口定格住属于这个小家的“荣耀瞬间”。
 


 

        肯定+热爱=一份终身事业
        2023年的生日对于郭萱来说可谓是喜忧参半,喜的是在生日的这一天她领取到了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这是对她20年来一直坚持无偿献血的一份肯定和褒奖。忧的是随生日一起到来的,还有无偿献血的年龄上限——60周岁,这也意味着,她的无偿献血次数和总量,势必要就此定格了,这对于她来说,未免不是一种遗憾。
        说起第一次无偿献血经历,郭大姐回忆是在96年,“当时是单位组织的,没有任何不良反应,我就觉得这个事可以一直坚持下去,因为我的生日是在6月1日,所以我给自己制定了计划,每年献2次,一次生日,一次12月1日,也算自己给自己增加一点仪式感吧。”
        不仅自己参与献血,热情开朗的郭大姐也是无偿献血的“民间形象大使”,逮着机会就跟身边的家人、朋友宣传无偿献血,就连老公也成了自己的追随者。“以后虽然自己不能参加无偿献血了,但我会在无偿献血宣传领域发挥余热,我想把它当成一份终身事业来做。”
 

 
 

        “双料”终身荣誉奖获得者
        岁月漫漫,热血路长。根据《全国无偿献血表彰奖励办法(2022年版)》规定,累计获得三个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可以荣获终身荣誉奖。无偿献血志愿服务时间超过10年且累计时间超过2000小时,或累计时间超过3000小时的志愿者,可以荣获无偿献血志愿服务终身荣誉奖。这是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与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颁发的无偿献血界TOP级荣誉。就全国范围内而言,能集献血者和志愿者于一身且同时获得这2项殊荣的也是为数不多的,而何跃玲就是其中一个。
        在十多年前南京红十字血液中心筹建志愿者队伍之初,何阿姨就手持3号志愿者红本本开始了她的无偿献血志愿服务之路,这十多年期间,本本换了好几次,她穿着红马甲服务的身影也遍布了南京红十字血液中心的各个献血点。凭借“好韶”这一特质,加上“献血达人”的身份光环,她成了志愿者队伍里的“定海神针”,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何阿姨动员了不少的献血者和志愿者加入到无偿献血的队伍中来。眼下,65岁的何阿姨依然活跃在一线的献血车和献血屋里,对于今后,她不免感慨,“我这个年纪还能坚守一份有爱的事业是一件特别幸福的事情,真想能一直干下去啊。”
        凡人微光一点点呈燎原之势,要知道微光虽弱,聚拢起来就会成为星河,迸发出耀眼光芒。从感动到行动,变“旁观者”为“参与者”,融小我于大我,汇小河成大海,了不起的无偿献血者,向你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