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血之家“炼”成记

时间:2023-09-14来源:南京红十字血液中心作者:王晖

        盛夏的南京城,暑气袭人。6月24日,高考放榜日。这天一早,南京江宁区的陈云一家三口,开车前往南京红十字血液中心。他们要做一件“大事”,用献血见证儿子陈宇恒的成人礼。

        填表、体检、化验……当采血针头轻轻扎进儿子的胳膊时,母亲的心头不觉一颤:儿子真得长大了。从夫妻结伴献血,到如今三人同行,感叹时光飞快,不变的是一颗赤忱之心,“炼”成了光荣的“献血之家”。

        夫妻结伴的好善乐施

        夫妻俩第一次献血还在2008年。那一天,陈云与王春银在孝陵卫办事,看到许多人在为抗震排队捐款。他们毫无迟疑,加入了捐款之列。回到家后,看到新闻报道里说血液紧缺造成救治困难。夫妻俩商量着,又结伴去献血。这是他们第一次献血,两人各献了400毫升的热血。

        后来,献血变成了习惯。为了保证献血顺当,陈云还养成了锻炼身体的好习惯。

        2019年,俩人开始接触成分献血。相比较全血半年的献血间隔期,成分献血只要半个月。他们又开始了定期的成分献血,“一年献的次数更多,感觉助人的节奏更快一些。”献全血时,他们次次都是400毫升;捐献成分血后,每次也按顶格标准来献。迄今为止,俩人的献血量均已超过2万毫升,都光荣获得了国家级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
 

 
 

        结婚之初成立助人“小金库”

        其实除了献血,他们还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只是很少和别人说。90年代,二十出头的王春银在村里的学校做代课老师。学校里另一位代课老师的故事在同事间常被提起。高考时,这位男老师原本考上了南农大。本是一件喜讯,却让他愁得几乎三天不吃不喝。原来家里还有两个姐姐,经济上实在困难:这学上了,苦了大家;不上,苦了自己。思索再三,他决定把机会留给姐姐,自己则早早出来挣钱补贴家用。这位代课老师就是陈云。“姑娘时我就爱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样的人可靠!”两颗心不断靠近,不久后喜结连理。

        村里有一个品学兼优的小女孩,家庭困难面临辍学,两口子的经济条件常常捉襟见肘。他们还是从微薄的收入中挤出一部分钱,资助小女孩,一年复一年,直至她顺利考上大学。

        献血之家“炼”成记

        儿子陈宇恒出生后,夫妻俩有意识地引导和教育孩子:公交车上敬老爱幼,主动让座;马路边上碰到需要帮助的人,慷慨解囊……一件件、一桩桩关于爱的教育,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用献血作为18岁的成人礼,是一家三口早就商议好的事。聊到第一次献血的感受,小伙子的语气中透着与父亲一样的果敢:献血可以弘扬正能量,没啥值得自傲的。聊到献完血后收到短信,告知血已经用到临床,少年人难掩少年气,腼腆起来:“那一刻还是挺自豪的,献血值得推崇和推广,帮助需要的人,我会坚持下去。”
 

 

        “男孩子志在四方,只要身体健康,那就多为社会做一些贡献。”填报志愿时,小伙子毅然选择了军校。“我希望他能成为一个眼里有光,心中有爱的人。”母亲王春银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