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虹口区:他说,很值得!

时间:2023-12-31来源:上海市血液管理办公室作者:上海市血液管理办公室

  日前,经过5个小时的采集,24岁的小甘(化名)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成功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成为上海市第604例,虹口区第2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2021年,小甘在一次成分献血时,了解到捐献造血干细胞可以拯救血液病患者的生命,然而在数百万等待造血干细胞配型移植的血液病患者中,每年仅有极少数患者能够成功移植造血干细胞。

  “这么多人都在苦苦等待一个重生的机会,只要我能尽一份力,也许未来某一天就能拯救一个人的生命。”2021年7月,坚定的小甘在虹口区彩虹爱心献血屋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没想到入库仅仅两年,小甘就遇到了“有缘人”,今年10月,小甘和一位血液病患者配型成功。“这正是我入库时的期望,如果能够配型成功、完成捐献,让一位患者恢复健康,也算实现了我的念念不忘。”小甘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


 

  随着捐献的成功完成,采集好的造血干细胞混悬液在第一时间被送往了患者所在的医院。而用“热血”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这件事,小甘已经坚持做了20次。

  “第一次无偿献血是在大一,从那时候开始我就找到了自己想要一直坚持的、有意义的事。”小甘笑着说。之后小甘陆续了解到,捐献单采血小板的成分献血间隔期短,临床需求量大,是能救命的“黄色血液”。截至目前,小甘已完成全血献血2次、成分血捐献18次,这份无私与坚持让他获得了2020-2021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铜奖。


 

  “其实刚知道这件事还是有点担心的,但是他有很认真地给我们解释,我们也觉得能够拯救生命是很有意义的,所以就全力支持他,相信他!”专程从家里赶来的小甘姐姐告诉记者。

  “能够帮助别人,很值得。”这位年轻的小伙露出腼腆的笑容。“他也是这样和我们说的,”小甘姐姐在一旁附和道,“他在做的这些,一开始没有告诉家里,后来才陆续知道,原来他一直在默默地无偿献血帮助别人!”姐姐的目光中既有对弟弟的关切,也有骄傲。


 

  像小甘这样的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们,用爱、用热血、用坚持,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生命奇迹,健康与重生就是那神圣的回礼!

  近年来,虹口区红十字会致力于造血干细胞入库志愿者的招募,目前已有3000余名爱心青年加入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其中2023年截至目前新增39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