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您,献血者!丨萤火微光,聚之如芒

时间:2024-06-20来源:徐州市中心血站作者:徐州市中心血站
        希望来自陌生人的热血,能带给患者面对病痛的勇气。
       
        今年36岁的周淑芳,是一名机关工作人员。考入医学院后,她从专业的角度获知“血液无法人工合成,临床用血只能依靠健康公民的自愿无偿捐献”,便毅然加入无偿献血爱心队伍。她时刻准备着伸出手臂,希望能用热血带给患者面对病痛的勇气,她先后参加无偿献血31次,累计献血量11800毫升。

        “三献”志愿者,助力人民群众生命健康
        长期以来,在医学院校、临床一线和机关处室的多元工作经历,使她对于生命、健康有了较一般人更加清晰地认识。她始终关注无偿献血工作,不论是在生活上还是本职工作中,她都坚持呼吁更多的健康适龄公民积极参与无偿献血,更用自己的行为带动身边的人加入这支爱心队伍。随着无偿献血次数的增加,她也逐步了解到了造血干细胞捐献、遗体和器官捐献,2015年3月,本着自愿原则,她签署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志愿书;2017年,她登记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2022年,她再次捐献检测血样。

        恪尽职守,做爱岗敬业好青年。大学毕业以来,周淑芳在多个工作岗位上,坚持业务学习和锻炼,爱岗敬业,务实严谨,始终牢记“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誓词,始终坚持本心、立足本职,以实际行动为事业负责,曾历获市委市政府表彰和嘉奖。无偿献血对她而言,并不仅是一种奉献和爱心的体现,也是能为徐州卫生健康事业和人民群众健康做出的一点点微不足道的贡献。

        爱心传播者,让无私奉献精神发扬光大
        主动参与,做勇敢的践行者。无偿献血不仅是一种捐赠,更是一种精神的传递,一种对生命的尊重和珍视。每一次的献血经历,都让周淑芳感到自己在为他人的生命延续和健康贡献了一份力量。自大学时代的首次献血起,她就深刻意识到,每一滴血液都可能是生命的希望,而每个人都有责任为社会做出贡献。学生时代的她稍显瘦弱,无法一直坚持献血,她便不断强身健体,积极参与各种活动,最终成为一名固定献血者。而双臂的痕迹,则是她引以为傲的勇敢者的勋章。

        奉献社会,做“三献”工作宣传员。她积极鼓励身边的朋友和家人加入无偿献血队伍中来——她的目标是“发动一个、带动一片”。除此之外,她还积极宣传造血干细胞捐献、人体器官捐献。在她的宣传带动下,家里的亲戚、生活中的朋友、工作上的同事,甚至隔壁小区的邻居,大家都开始逐步了解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捐献、人体器官捐献。“三献”宣传的经历,不仅使她成了一个更加有爱心和责任感的人,也让她学会了更好地与他人相处、关心他人,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人生观、价值观。

        萤火微光,聚之如芒。周淑芳一直以鲁迅的话语“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作为人生格言。她始终坚信,“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假使每个人都能够积极参与到社会公益活动中来,社会也将会变得更加美好、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