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的日常图景里,人们投身公益的缘由五花八门。有人满心热忱,一心想为深陷困境的人带去有力支撑,成为他人困厄时刻的温暖依靠;有人则默默在助人的行径中,悄然治愈自己内心的褶皱,寻得一方平和天地。
12月11日,我们偶遇到上官玮敏,她踏上献血之路的缘由简单又戳心——只因家中那两个小家伙,对打针怕得厉害,她便想用自己一次次从容献血的模样,给孩子树起勇敢的标杆,带着他们一步步走出恐惧,把勇敢和担当的品质,不着痕迹地种进孩子心底。
上官玮敏的献血之旅最早可追溯到大学时期,在景德镇求学的日子里,青春正好的她和朋友结伴走向献血车,懵懂而纯粹,没怀揣什么复杂心思,只因身边人同行,便无畏地挽起袖子。初次体验,没有想象中的忐忑,平稳的心态让献血过程顺利度过,公益的小火苗也从此在心底种下,静待机缘到时燃成熊熊烈火。
成家生子后,身为两个孩子的母亲,生活忙碌又充实。偶然一次在万力等候他人时,寒意催促她走进附近场所,机缘巧合下接触到血小板采捐献,好奇心与助人之心交织,促使她进一步了解。而后,家附近的赣东北献血屋成了她的常去之地,定期捐献机采血小板成了她生活里的特别日程。
但她这份坚持背后,藏着一个特别的缘由——家中两个小家伙极度怕打针。每次提及孩子打针时的场景,她总会无奈又心疼地说道:“哎呀,我家那俩宝贝哟,一瞧见护士拿着注射器走进病房,小脸瞬间就白了,小身子拼命往我怀里钻,哭得那是鼻涕眼泪一把抓,两只小手胡乱挥舞着,怎么哄都不行,就是死活不肯把手伸出来。”就是因为这般揪心画面反复上演,她下定决心要做点什么。所以每次去献血,她都特意带上孩子,当采血针精准刺入血管,殷红血液缓缓流出,孩子们目睹妈妈的镇定,眼中的恐惧逐渐被敬佩取代。此后再进医院面对打针,小手虽仍会不自觉攥紧,却不再哭闹闪躲,勇敢地伸出手臂,妈妈用行动教会了他们直面恐惧。
不仅如此,她也常跟身边那些对献血心存顾虑的人分享心得。她总强调“量力而行”,以亲身经历证明献血不会给身体造成伤害。“身体本就会代谢掉陈旧血液,那不如让它变成救人的希望,这何尝不是给自己、给家人留?一份健康保障呢?说不定哪天家人急需用血,咱也能优先获得救助。”朴实言语里,满是通透豁达。
在血站的每一次到访,于她而言,是个人善举的延续,更是一场爱的身教课堂。她用行动无声诉说:勇敢与爱心,是能在血脉间代代相传的宝贵财富,激励着更多人踏上这温暖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