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4日 星期四
搜索
加入协会
会员登录
协会公文
协会新闻
无偿献血
中国输血协会推荐
分支机构活动
全年活动预告
首页
关于协会
党建工作
理事长致辞
协会介绍
机构设置
自律维权
总结计划
大事记
协会荣誉
栏目责任人
协会活动
协会公文
协会新闻
会员新闻
中国输血协会推荐
国内外动态
我要投稿
协会微信工作群目录
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
部门和地方规章文件
标准
团体标准
境外标准和指南
光荣榜
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
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
协会和会员荣誉
专业活动
分支机构活动
日历表
血液科普
专家共识
输血医学与技术
论文投稿
职业发展
在线教育
向专家提问
招贤榜
专业期刊
文章书籍
会员专区
会员登录
加入协会
会员学习
首页
>
协会活动
>
会员新闻
>
无偿献血
科普--献血不合格是不是就是患有疾病?
时间:
2024-12-25
来源:
青岛市中心血站
作者:
青岛市中心血站
献血后的血液检测不合格,是否就表示献血者有传染病呢?部分献血者有疑虑:“我明明身体好好的,满怀期待的来献爱心,却收到血液检测不合格的短信,难道我有什么传染病吗?
答案是:不一定。
《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GB18467-2011》中规定:血站对献血者的血液必须经过检测合格之后才能用于临床。检测项目包括
1)血型,包括ABO血型和Rh血型;
2)血红蛋白
3)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俗称转氨酶;
4)乙型肝炎病毒(HBV)检测;
5)丙型肝炎病毒(HCV)检测;
6)艾滋病病毒(HIV)检测;
7)梅毒(Syphilis)试验。
七项中有任何一项不合格就不能参加献血或者血液不能用于临床。
为了保证临床用血安全,采供血机构血液检测标准及试剂的敏感度要求比医疗机构严格。例如,用于检测乙肝表面抗原的试剂,血站使用的试剂灵敏度可达0.2ng/ml,即乙肝表面抗原含量大于0.2ng/ml时可检出阳性;而医院使用的试剂灵敏度为0.5ng/ml,即乙肝表面抗原含量大于0.5ng/ml方能检出阳性。也就是说,血站对低浓度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即判阳性,而医院则在相对较高浓度时才判阳性,因此会出现血站检测结果不合格,而医院检测结果合格的情况。因此,《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GB18467-2011》中规定:“血液检测结果不合格仅表明捐献的血液不符合国家血液标准的要求,不作为感染或疾病的诊断依据。”
前面讲了,由于采供血机构制定的筛选献血者的各项血液“检测标准”比医院的“健康标准”严格得多,所以不可避免出现假阳性;所以在献血时,如果血站工作人员告知你检测后乙肝阳性,有可能是假阳性!您可以到医院进行详细的检查,以医院检测报告为准,尽早解除心中疑惑。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有人献血时血液检测传染病为阳性,而在医院检测为阴性,试问他还可以再参加献血吗?在医院检测为阴性,这个结果有两种可能,一是献血者血液中的确存在微量病毒,但是医院试剂无法检出;另一种可能是血站检测为假阳性。所以血站检测为阳性而医院检测阴性的血液还是存在传播病毒的风险的。血站的这种高标准严要求也是血液安全的需要。
献血者在采供血机构的血液检测结果呈现出阳性反应,而献血者并未感染病毒,这一现象采供血机构称之为假阳性。针对这部分无偿献血者,根据检测阳性的原因,对假阳性献血者制定严密的归队程序,将合格献血者重新纳入献血队伍,使那些期望“奉献爱心,挽救生命”的献血者们再次加入光荣的无偿献血队伍。
上一篇:
寒冬热血暖岛城 冰天雪地情意浓
下一篇:
热血为舟,成年启航——冷宗霖
返回
欢迎登录
使用会员帐号登录
看不清?
点击更换
立即登录
忘记密码?
加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