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21日 星期二

大众科普——血型与输血

时间:2024-11-17来源:中国输血协会教育工作委员会作者:河北省血液中心 张静 李文策
  大家都知道,如果我们需要输血,首先要查的项目是什么?对,是血型。血型是输血前检查的关键步骤之一,只有准确鉴定了血型,才能为患者匹配合适的血液。那么现在,我们介绍下血型的相关知识,何谓血型?
  血型是指血液成分(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表面的抗原类型。日常生活中谈到的“血型”一般是指红细胞膜上抗原A与抗原B的表现,即ABO血型系统。

  ABO血型系统最重要的两个成员:A抗原(A)和B抗原(B)。红细胞上只表达A抗原的,血浆中存在抗B抗体,为A型;红细胞上只表达B抗原的,血浆中存在抗A抗体,为B型。红细胞上不表达A\B抗原的,血浆中同时存在抗A、抗B抗体,为O型;红细胞上两个抗原都表达的,血浆中均不含有抗A、抗B抗体,为AB型。
  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会导致红细胞凝集,表现在临床上就是使我们的血液大量地溶解和破坏。输血后红细胞发生凝集反应是一种致命的症状,可以严重危及人的生命安全。一般情况下,输血时要同型相输。应避免将含有抗受血者血型抗原抗体的血液输入给受血者。因此,B型血不能输给A型血,A型血不能输给B型血。
  1900年,奥地利科学家兰德斯坦纳发现了ABO血型,开启了血型的研究。随后的100年以来,科学家相继发现了几十种血型系统,截止到2023年7月31日,已经被国际输血协会(ISBT)血型命名委员会确认,还有Rh、MNS、Lewis、P1PK、Kell、Kidd、Duffy、Diego等在内共45个系统,360个血型抗原。人类对于血型的研究从未停止。对于输血来说,主要保证ABO、Rh血型相合,而且还需鉴定受血者血清中有无其他血型系统的意外抗体,其实输血是一个小的移植手术,必须做到血型相合,不然就会发生严重的输血不良反应,甚至导致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