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是最主要的输血传播病原体。除了乙肝表面抗原(HBsAg)筛查和核酸检测(nucleic acid testing, NAT),国际上许多采供血机构进一步采用乙肝核心抗体(anti-HBc)筛查预防输血传播HBV,包括来自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OBI)献血者的残余风险。最近,国际输血协会输血传播疾病委员会(ISBT WP-TTID)的病毒学专家回顾分析了全球采供血机构的HBV筛查策略及其在降低传播风险方面的潜在效果。
研究人员于2022年将关于HBV筛查和随访策略的调查问卷下发至ISBT WP-TTID会员单位,共收到来自25个国家的30个采供血机构的回复。16个机构对所有献血样本进行了anti-HBc筛查,其中14个机构同时进行了HBV DNA检测。在HBV低流行国家,献血者整体anti-HBc的流行率为0.42%,但在初次献血者中为1.19%;在anti-HBc阳性、HBsAg阴性的献血者中,有0.68%的人可以检测到HBV DNA。有10个机构筛查HBV DNA但不筛查anti-HBc,包括中国;有4个机构对这两项均不筛查(即只筛查HBsAg)。施行anti-HBc筛查的16个机构对anti-HBc阳性献血者采取的延期献血策略差异很大。
既往研究已表明anti-HBc筛查是识别OBI献血者的有效手段。但在HBV高流行地区,例如我国,anti-HBc筛查会导致大量anti-HBc阳性的健康献血者的流失。考虑到我国血液供应“紧平衡”的现状,目前不宜施行anti-HBc全面筛查。ISBT WP-TTID的专家建议,在HBV高流行区域,需要采用高灵敏度核酸检测方法识别具有HBV传染风险的献血者。
翻译:广州血液中心 黄杰庭
校对:广州血液中心 欧阳剑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blood donation screening for anti-HBc and occult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
DOI: https://doi.org/10.1111/trf.18018
Fu MX, Faddy HM, Candotti D, Groves J, Saa P, Styles C, et al.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blood donation screening for anti-HBc and occult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 Transfusion. 2024; 64(11): 2144–2156.
点击进入:英文原版PDF查询下载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