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保证血液质量安全,增强南京都市圈内采供血机构从业人员不断提升并持续改进服务水平、技术能力、综合实力,中心于2024年12月24日下午14:50在七楼报告厅开展了第六期南京都市圈血站培训。本次培训邀请中心检验科科长张立波授课,培训主题为“核酸检测结果的分析与评价”。本次培训继续采取线上和线下同步培训模式,即南京红十字血液全体员工现场参加培训,同时邀请南京都市圈内血液中心、中心血站及分站同仁组织员工通过腾讯会议在线观看聆听。
血站检验科负责血液标本的检测,张立波科长介绍了检验科严格遵守《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和《血站技术操作规程》,已建立IS15189医学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上周刚通过IS15189认可后6年一个周期的换证复评审。检验科在对血液标本进行的一系列实验室检测中,核酸检测是尤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张科长为大家介绍了核酸检测结果的判断规则,引用大量数据和文献说明病毒载量较低(如OBI)或者假反应性可能会导致检测结果鉴别不一致。通过分析实验室检测结果,验证了病毒核酸分子在血液中呈现泊松分布,指出可以通过减少核酸实验室环境颗粒度、增强紫外线辐射强度以及配备气溶胶清除设备来减少核酸实验室气溶胶污染,从而降低假阳性率。将不同核酸检测系统灵敏度进行比较,可得知单检系统与其他系统相比存在较大的阳性检出率,这对于急诊样本,尤其是血小板检测具有一定优势。同时血站检验科在日常血液检测过程中,偶有出现核酸检测与酶免检测结果不一致的情况。针对这一情况,张科长为大家详细分析了原因,如病毒处于窗口期、献血者服用了抗病毒药物、隐匿性感染、酶免试剂灵敏度较低、病毒变异、核酸试剂方法学缺陷等。基于以上原因,张科长表示用传染病标志物确定是否存在病原体感染,使用核酸和酶免两种检测手段是非常互补的两种方式,去除任何一种血液检测方式都会使血液安全风险提升。最后张科长介绍了我中心检验科核酸阳性献血者的处置政策,强调核酸阳性献血者归队需要进行评估以减少风险。
本次培训内容丰富,实用性强,让大家对于血站实验室核酸检测有了更为清晰全面的认知,尤其为南京都市圈采供血机构的检验工作者提供了宝贵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未来我们将不断提升业务技能,坚持保障血液安全,持续推动采供血事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