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根华,商洛市邮政分公司职工,他在市邮政分公司先后从事邮储押运、报刊投递、邮件转运等工种,军人出身的他,踏实勤奋,恪守职责,多次被评为单位先进员工和优秀共产党员。工作之余,他更是一位把爱心与奉献展现得淋漓尽致的无偿献血者,23年坚持参加无偿献血143次,累计献血量44400毫升(其中全血9600毫升、捐献血小板34800毫升),这些数字的背后,是他对生命无尽的敬畏与深沉的热爱,更是对社会无声的承诺与坚定的守护。
说起初次献血经历,常根华仍然记忆犹新,那是在2002年的一个冬天,他正在部队训练,教官接到一个紧急命令,另一个团的战友受伤出血过多,急需输血挽救病人生命,想到战友的生命处于危急当中,常根华第一个奋勇报名,在他的感染下,他和两名战友一起到部队医院各自捐献了400毫升血液,从那时起他亲身体会到了血液的重要性。这次经历让“无偿献血”的种子埋进了常根华心里,2004年春节探亲回家,看到了无偿献血车,他感到无比激动与亲切,他义无反顾的走上献血车,参与了在家乡第一次无偿献血。此后,无偿献血成为了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一坚持就是23年。2017年开始,听血站工作人员介绍,血小板在临床救治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他又正式加入到捐献血小板的行列。从此以后,每个月最少一次的血小板捐献,对于常根华来说,已经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事情。常跟华的爱心奉献离不开家人的默默支持。他也经常用自己的献血感受和经历向周围的人宣传无偿献血。在他的鼓动和感染下,身边的好多亲朋好友都加入到了无偿献血行列,用实际行动支持他热爱的这项公益事业。
在新冠疫情期间,血站面临着巨大的血液供给压力。2022年11月的一天,当时洛南县一医院患者急需血小板救治,因为疫情,困难重重,血站联系了好多献血者,因为新冠疫情身体不适或者道路交通受阻,都无法到血站捐献血小板。当常根华接到机采科的电话时,他刚从单位下班到家准备吃饭,听说患者急需血小板,他毫不犹豫的答应,在第一时间步行来到市中心血站捐献了两个治疗量(400毫升)的血小板。在三年新冠疫情期间,常跟华常常联系机采科,问要不要血小板。无论是支援湖北还是西安,只要常根华接到血站机采科的电话,都会在第一时间赶到血站捐献血小板。在三年新冠疫情期间,常根华共捐献血小板22次,11000毫升。他的大爱感动着血站的工作人员,也感动着周围的很多人。
他不仅是一位资深的献血者,还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公益达人,2014年开始同陕西抗战老兵关爱团从事关爱商洛抗战老兵、退役军人志愿者活动,10年来为抗战老兵开展冬送温暖、夏送清凉、为老兵过生日、为生病老兵提供帮助等公益活动,2020年商洛市成立“强军梦”服务队任首任队长,累计组织开展关爱抗战老兵、退役军人、助残助学志愿活动120多次,积极联系社会公益组织提供的慰问物资达30多万元,个人出资上万元,参与志愿者活动累计4800多小时。
常根华说:“作为一名党员,我更应该起表率和带头作用,多为社会做些力所能及的善事,传递更多的爱心。只要我的身体允许。我就要把无偿献血公益事业进行到底。帮助患者挽救生命,也是人生的一大乐趣。因为我明白血液可以挽救一个人的生命,一个家庭的幸福。我也希望更多的人加入无偿献血的行列,一起为生命加油。”
多年的默默付出,常根华也得到了社会认可和赞誉。从2004年至今,常根华曾多次受到国家、省、市级表彰。他曾 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铜奖”一次、“银奖”一次、“金奖”三次,2023年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终身荣誉奖”。商洛市无偿献血奉献奖一、二、三等奖。在单位多次被评为先进职工,优秀共产党员。本系统“十佳文明”员工等。2024年入选第一季度“商洛好人”、第四季度“陕西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