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O】临床输血流程与患者安全

时间:2017-08-14来源:输血人作者:输血人

2017-08-04 译者:武汉市第一医院  输血科吴斌 王顺 输血人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4CWzsgvGpu1hU9DbgZOI0Q

(供各国国家级卫生管理机构与医院管理部门参考)
输血作为能挽救生命的干预手段在临床治疗中非常必要,所以需要输血的病人应该有可信赖的途径以获得安全的血液制品(包括全血、各类成分血液与血浆成分衍生制品)。输血是以临床需求为前提的,输注过程应正确与及时。
患者血液输注的安全包括血液制品的安全性与临床输注流程安全性两个方面。输注流程的安全性又受到一系列内在相互联系的步骤的影响,如血液制品处方的开具与制品订购、患者身份信息确认、患者血液样本的采集与标记、输血前交叉配血过程、院内血液制品(单位)的冷链运输、病区内血液单位的接收处理、血液输注、患者输注期间的监测与不良反应的全程管理。
适当与正确的输血流程应保证患者的安全并对其健康与生命存续有所裨益。然而,血液输注仍可带来某些引发不良反应的风险,如输血反应及输血传播疾病。导致严重输血反应及死亡的最为重要的原因是错误血液的输注,来源于整个输注流程有如下几种情况:患者、血液样本或血液单位信息错误;样本采集与标记错误;实验室检测错误;文书错误;不适当的储存及血液处理方式;血液输注前的床旁信息核对过程未完整执行;以及输注中的监测。
贯彻良好的医院输血管理制度、专业性的医务人员及标准化的流程可有效的预防整个输注流程中的错误。

《建议》

A. 应确保安全的血液制品的充足且可靠的供应,并具有其他替代输注措施;
B. 应在提供输血服务的医疗机构中建立确保临床输血及患者安全性的政策文件及管理制度;
C. 应对涉及临床输血过程各个环节的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如临床医生、护士、实验室/血库工作人员、药剂师及其他相关人员;
D. 应确保临床输血所涉及的诸如患者信息确认、血液输注与患者的输注监测等环节是标准化的且能有效的执行;
E. 应建立与输血相关不良反应监控、报告及调查为核心的血液预警体系与制度。

《检查细则-checklist

医院的要求

a. 安全存放血液制品的场所;
b. 充足数量的人员且具备相关资质及经过专业训练;
c. 输血患者信息确认系统;
d. 医院质量管理系统须涵盖临床输血的整个流程,特别是文书与记录;
e. 须建立实时运作的医院输血管理委员会;
f. 输血安全管理责任人;
g. 患者知情同意;
h. 医院具备适宜的输血科或血库基础设备及设施。

输血指南与步骤

a. 血液制品使用的临床及实验室指标(标准);
b. 输血申请标准化表格;
c. 择期手术备血时间表;
d. 临床输血流程SOP。

病房输血

a. 应以患者临床需求作为标准,合理使用血液制品;
b. 患者身份及信息确认无误;
c. 患者相关血液样本采集无误并正确标记;
d. 正确处理待输的血液制品(单位);
e. 在安全输注前,应检查及核对患者的身份信息、待输注的血液单位及相关申请文书;
f. 应密切关注患者在输注前、中、后的状态及表现;
g. 输血不良反应的管理。

医院血库或输血相容性实验室

a. 血库储存管理;
b. 血液制品储存及运输的冷链管理;
c. 交叉配血前的相关步骤,如标记等;
d. 患者血液标本的保存及储存;
e. 不良输血反应的记录及调查工作。

 观察、监测与评估

a. 包含监测、报告与调查处理等步骤的输血不良反应预警系统;
b. 临床输血流程中监测输注安全与质量的指标;
c. 首要分析预警系统数据,其次是纠正性、预防性的处理;
d. 血液使用与输血实践的定期审查。

关键问题

关于安全性临床输血与患者安全的医院层次的要求
 国家卫生管理机构与医院管理部门应对整个临床输血过程中患者的安全负责。行之有效的制度与机制,如沟通、协调与监测等,可确保医院层级的输血要求能在院内各行政、临床科室及服务部门被施行。
 医疗机构应维持与血液中心/中心血站紧密联系,以确保其血库具有充足的血液制品库存供临床使用。但是,替代性制品、药物及器械也应作为与输血同等重要的选择。
 临床输血过程所涉及的临床医师、实验室技师、护士及其他人员均应有相关资质,并有充足的人员配备。上述人员还应参加相关医学继续教育。
 患者身份信息错误是主要发的生医疗失误。在开始任何处理前,应建立某种患者身份信息确认的制度,如腕带手环之类,可确保相关人员确保患者身份确定无误。
 每家医疗机构应建立覆盖整个临床输血过程(患者、临床、实验室与输血等)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SOP、标准化文件、标记及记录等管理文件,以确保患者、血液制品与献血者的可溯源。
 医院输血管理委员会有权力与责任发展、监督与执行输血管理政策。医院管理部门还应设立相关机制以确保输血安全责任人与输血管理委员会、临床科室与服务人员日常联系沟通,并促进输血指南及步骤的执行。
患者的知情同意权可使其知晓输血所致的获益与风险。
还应保证医院血库/配血实验室有必备的基础设施使输血前的程序被良好的执行。

输血政策文件与执行

每家提供输血服务的医院均应严格执行国家卫生管理机构制定的输血政策文件以确保临床输血流程及临床实践标准化。该政策性文件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 首先,血液制品与输血替代品的使用应有明确的临床及实验室标准;
(2) 其次,应有常态和紧急输血的申请制度;择期手术用血(备血)应使用标准化的输血申请表格;
(3) 最后,输血全过程应制定标准化程序文件(SOP),以保证流程的连续性和可信性。

病房输血

输血决定的责任最终由主治医生承担,输血患者的安全是参与临床输血过程的所有人员的责任。要求如下:
(1) 基于临床需求的输血应行全面系统性评估;
(2) 尽可能通过使用替代性液体、药物与医疗器械,以避免输血治疗滥用;
(3) 合理使用血液制品的标准是以患者的临床需求为基础的;
(4) 患者血液样本采集及输血前都应核实以确认患者身份;
(5) 患者血液标本采集与标记过程应足够细致精确;
(6) 完整的输血申请单及配血标本应一起送往输血科/血库;
(7) 应正确对待病房区域内输注的血液制品(单位)的接收、储存及处理;
(8) 输注前应仔细检查并核对血袋外包装及信息;
(9) 在开始输注前,应再次核实并确认患者身份信息、交叉配血文书(单)、血袋(单位);
(10) 尽快输注血液制品(单位),包括正确使用血液加温器与过滤装置;
(11) 应在患者病历中记录输血信息,包括开具输血申请的医生与输注执行人员(护士或其他);
(12) 对输血过程(前、中、后)中患者状态行细致的观察与监测,并随访;
(13) 不良输血反应的发生应快速处置并报告。

医院输血科(血库)/交叉配血实验室

医院输血科(血库)/交叉配血实验室有责任随时提供应输血患者的交叉配血服务。要求如下:
(1) 充足的血液制品库存管理可有效的、随时的提供与患者交叉配血相合的制品,并能较少报废;
(2) 血液制品的正确储存可保证制品本身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3) 近期采集的交叉配血标本应正确采集;
(4) 输注的血液制品(单位)应明确标示出患者及其临床用途信息;
(5) 血液制品正确的储存及运输环均应在冷链条件下进行;
(6) 患者交叉配血样本的保存与储存;
(7) 输血反应应做好调查、报告及记录,应包含:
应收回病房输血后的血袋及相关文书;有条件者,应收集已输血患者的血液及尿液样本。

监测与评估

国家与医院层级均应建立临床输血过程与患者安全性的监测及评估体系。医院输血管理委员会应开展如下工作:
(1) 建立院内输血不良反应的监测、报告与调查的预警制度;有条件下,应将国家级、地区级、院级的不良反应预警系统相互联网;
(2) 监督某些指标,如交叉配血次数、血液制品过期率;并评估临床输血流程的安全与质量情况;
(3) 有需要的情况下,分析实施正确性、预防性处理后预警系统的数据;
(4) 回顾包括临床审核在内的血液使用与输血实践的问题。


声明:本平台所发布咨询,如非特别注明,均来源于互联网的公开信息,版权归属于著作权人。本平台所发布的咨询均用于免费的交流与学习,非商业用途。我们尊重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如著作权人对本平台发布的内容有异议或涉及权利纠纷,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