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2日 星期二

守护生命的“红色纽带”

时间:2025-02-06来源:襄阳市中心血站作者:襄阳市中心血站
        春节,是万家团圆的日子。当人们沉浸在节日的喜庆中时,市中心血站里却有一群“生命守护者”默默坚守岗位。他们与时间赛跑、与责任同行,用专业和奉献架起生命的桥梁,为保障全市临床急需用血的患者送去生的希望。
  2月4日,是春节长假最后的一天。当日上午7时30分,市中心血站机采室的大门准时亮起。采血护士程亚琼和同伴们已换上工作服,仔细检查采血设备。“今天共有29位献血者要来这里捐献血小板,这都是明天临床需要用的。”她一边说,一边为第一位献血者绑上压脉带。  
  近年来,随着全市医疗机构诊治水平提高及环境优化,血小板临床需求显著攀升,与可保存6周左右的全血不同,血小板保存期仅5天,无法提前大量储备。
  每年春节,程亚琼和同事们都会坚守岗位,有计划、有目标地采集血小板,以确保全市医疗机构的血小板供给,确保“患者需要时,血源跟得上”。
  “看到患者因及时输注血小板转危为安,所有的坚守都值得。”程亚琼表示,虽然不能与家人团聚,但她深知自己肩负着拯救生命的重任。
  下午1时,当日血小板采集完成,机采设备停止运转,后续业务科室也开始了相关检验、制备工作。
  此时,市中心血站供血科唐红谦仍坚守在岗位上,认真核对电脑上医院的订单,并将临床所需的血液进行清点、出库后,将血液交到送血车司机手中。
  市中心血站担负着全市各医疗单位的用血供血任务。为了保障全市人民临床用血,市中心血站供血科全年24小时都需要有人值守。今年已经是唐红谦在供血科工作的第18个年头了,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唐红谦几乎从来不出远门。虽然也会有很多遗憾,但唐红谦却从不后悔。
  下午3时,在市中心血站实验室,检验科主任胡贵宾正紧盯仪器屏幕,屏幕上跳动的数据关系着每一袋血液的安全。“血液的检测必须在24小时内完成,节假日更不能耽误。”她指了指桌上凉透的盒饭,“年夜饭是和大家在实验室吃的,饺子配检测报告,也挺特别。”  
  每一份血样都要经过乙肝、艾滋、梅毒等7项检测,容不得丝毫差错。春节期间,胡贵宾和同事们每天处理近百份血样,仪器嗡嗡声成了他们的“新年背景音”。“我们的‘零差错’就是患者的安全线。”他语气坚定。
  市中心血站的采血科、成分科等科室也在有条不紊的忙碌着,他们认真履行血站人“守护生命”的神圣职责。他们虽没有冲在临床第一线,但同样肩负了艰巨而重要的使命,他们用立足本职岗位的坚守,保障了全市临床血液的供应,为生命点燃希望之光。
  市中心血站站长李军呼吁更多健康适龄的市民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踊跃参加无偿献血,用可再生的血液挽救不可重来的生命。
  这个春节,热血的温度与奉献的情怀,让古城襄阳的新春底色更显温暖赤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