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2日 星期二

放下偏见与恐惧,尝试着这样献一次血……

时间:2025-02-14来源:咸阳市中心血站作者:刘琼

      经常会有来自不同朋友的各种疑问,有的担心献血会损伤身体,有的怕献血会传染疾病,还有人认为无偿献血是针对老百姓的“骗局”,事实到底如何,不如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科学献血无损献血者身体健康

      无偿献血本质上是利他行为,是为了挽救他人生命无偿捐献出自己血液的爱心行为。但在无偿献血过程中,最先保障的却是无偿献血者的健康,我们始终遵循的是不能为了挽救患者生命去伤害献血者健康这一基本原则。
      每位献血者每次献血前都要进行体检和血液初筛,检测项目包含:体重测量、血压测量、血型检测、血红蛋白测定、转氨酶和传染病检测等,必须所有项目都合格才能献血。我们鼓励健康适龄的公民积极参与无偿献血,以热血为临床患者送上最珍贵的生命礼物,但是前提是要保证献血者的健康,也就是说在评判一个人能不能献血时,要先考虑献血会不会对献血者造成伤害,对献血者无害的前提下,才会考虑他的血液会不会影响受血者的身体健康,一旦献血者的身体状况不适合献血,例如有贫血、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或者女性处在月经期及前后三天、孕期和哺乳期,为了保证献血者健康,都会拒绝他们献血,或告知他们身体恢复正常了再来献血。
       一旦经过科学严格的问询、体检和初筛检验,判定可以献血后再参加献血,都不会损害身体健康。现实中也存在一些爱心满满的朋友,会隐瞒自身疾病来献血,希望大家不要这样做,先保证自己的健康,才能更好的帮助别人。
      部分朋友献完血,有头晕眼花的情况,大部分是因为紧张心理或低血糖所致,只需要多休息,按时吃饭,很快就会恢复。
      献血不会传染疾病
      在日常采供血工作中,血站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对采血器材实行严格管理,以确保献血者身体健康和血液质量安全。
      献全血所需要的器材有一次性血液采集袋、一次性手指采血针及一次性微量采血吸管等,这些器材都是一次性耗材,使用过后均按照医疗垃圾分类收集、包装、转运和处理,绝不会重复使用。
      成分献血所需要的器材有一次性使用血液分离管路、一次性针头和针管等,很多人对成分献血的采集过程有所误会,害怕自己的血液从机器中分离血小板和血浆后流回的红细胞会“不干净”了,捐献者的血液只在经严格消毒的全新的密闭管道套材中循环和分离,血液和机器不会发生直接接触,每位献血者每次使用的也都是一次性全新套材,所有耗材用后会严格按照医疗垃圾处置程序处理,绝对不会发生交叉污染导致感染疾病。
      血液工作者和医务工作者经常献血
      我市的无偿献血者不是某个固定的群体,他们来自社会各界,有公务员、大学生、工人、农民,当然医务工作者和血站的工作人员也在无偿献血的爱心队伍中。
      临床用血绝大部分来自于街头无偿献血,但在每年天气最热和最冷,街头献血人数锐减的时候,就是各医院的白衣天使们挽起手臂捐献热血的时候,他们在临床一线工作,更了解血液对医疗救治的重要作用,所以很多医务人员都是常年坚持献血的资深献血者。还有很多医生护士会在自己的病人用血困难时,去为他们献血,把无偿献血也作为救死扶伤的本职工作。
      血站的工作人员从事采供血工作,能深刻体会到血液紧缺时的艰难,所以在临床供血紧张时,总会第一个站出来捐献血液,做无偿献血的先行者,咸阳血站的职工献血率达到90%以上,除了体重不达标和健康状况不允许的,大部分都是献血者,多名职工还是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获得者。
      如果献血真像传说的那么可怕,作为专业人士的医务工作者和血液工作者还会坚持献血吗?
      道听途说,不如亲身一试。在街头献血点也经常会有想献血但心存疑虑的朋友,工作人员为他们讲解相关知识后都会建议他自己献一袋血试一试,如果真如传说中的会让人不舒服,以后就不要再献了。但大多数的献血者献完血都表示扎针没有想象中那么疼,献完血也没有头晕眼花,以后还愿意再继续献血。
      同样,我们也建议想献血但心存疑虑的朋友们,到就近的献血点献一袋血试试,可以选择最少的献血量200毫升,献血过程中万一出现不适就及时告知工作人员,工作人员会立即拔针停止采血。
      如果献血中及献血后没有任何不适,还想继续献血的话,下一次就可以根据自身的健康情况选择献血量了。不管是捐献200毫升、300毫升,还是400毫升,都是用热血传递爱心的无私奉献行为。
      无偿献血并不可怕,只需小小勇气。希望有献血意愿的爱心人士,伸出手臂,以这个方法尝试献一袋血,为患者送上生命礼物的同时,也给自己和家人备一份优先用血和报销血费的爱心储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