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1日 星期一

百次献血显坚持,雷锋精神永留存

时间:2025-03-07来源:包头市中心血站作者:包头市中心血站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秉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将保障人民健康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高度。在这一宏大时代背景下,无偿献血作为医疗用血的重要来源,其重要性愈发凸显,成为守护生命健康的坚实力量。而即将到来的学雷锋纪念日,雷锋精神中无私奉献、助人为乐的内涵,与无偿献血所传递的爱心与温暖高度契合,为这一公益行为赋予了更为深厚的精神价值。
        在包头,有这样两位热血楷模,用他们的坚持与奉献诠释着无偿献血的伟大意义。3月4日早上八点半,整个城市还在昨日大雪过后的笼罩中,寒意依旧凛冽,包百献血屋迎来了两位特殊的客人——包钢工人李军和包头市青山区第六中学教师刘嗣东。今天,对于他们来说是意义非凡的日子,李军即将完成他在包的第一百次献血,而刘嗣东则迈向他在包的第二百次献血征程。
        走进献血屋,他们熟练地开始了填表、体检和初筛流程。尽管已是百次献血的“老将”,但他们对待每一个环节都一丝不苟,眼神中透露出专注与坚定。此次,他俩选择捐献的是单采血小板,这一过程相对复杂,需要更长的时间和更高的耐心,但他们毫不犹豫,只为能给患者提供更精准、更有效的帮助。献血过后,为了感谢两位热血楷模为无偿献血工作作出的贡献, 血站党总支书记、站长郝玉英为他们颁授百次献血证书和奖杯,希望他们作为老血员能够带动更多人参与无偿献血。
         刘嗣东,投身公益活动长达27年,他不仅自己身体力行,还将无偿献血的理念带进了校园。在学校里,他积极组织宣传活动,让学生们从小就了解无偿献血的重要性,在孩子们心中播下爱心的种子。同时,学校十分重视刘嗣东老师的无偿献血活动,献血当日,派出校党总支书记王瑞和校团委书记刘敬嘉dui 献血200次的刘嗣东进行了慰问,高度赞扬了他多年来矢志不渝的公益精神与无私奉献,他的事迹激励着师生们共同传递爱心与正能量。多年来,刘嗣东先后获得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中国红十字志愿者之星、自治区道德模范、自治区杰出青年志愿者、包头市首届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以及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终身荣誉奖。他认为无偿献血对于自己是一件小事,但是对于病人来说,有可能是拯救生命的大事,他的善举激励更多人加入无偿献血队伍,共同传递爱与希望。
        李军,这位平凡的包钢工人,与刘嗣东一同活跃在公益活动的各个角落。在工厂里,他是默默耕耘的劳动者;在献血现场,他是传递希望的爱心使者。工作的繁忙从未成为他参与公益的阻碍,他用自己的休息时间,一次次地伸出手臂。多年来,他荣获了包头好人、中国好人、各级道德模范、红十字优秀志愿者、学雷锋志愿服务优秀志愿者、无偿献血先进个人、以及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终身荣誉奖等众多荣誉。累计的百次献血,是他对社会深沉的爱与担当的见证。
        他们在平凡岗位上,用不平凡的公益之举,践行着新时代的雷锋精神。每一次献血,都是他们对生命的尊重与守护;每一滴热血,都流淌着他们对他人的关爱与温暖。他们的坚持,不仅为无数患者带来了生的希望,也为社会树立了榜样,激励着更多人加入到无偿献血的队伍中来。
        从刘嗣东和李军的百次献血壮举中,我们看到了无偿献血精神的闪耀光芒。而在包头这片充满爱心与温暖的土地上,有15位像他们一样献血达百次的楷模,他们的行为表达的是无私奉献的精神,不计回报,只为拯救生命;这是一种持之以恒的精神,无论风雨,始终坚守爱心承诺;这是一种团结互助的精神,以热血为纽带,连接起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与支持。
       站在历史的起点上,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无偿献血工作不仅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更是一项民生工程。春节过后,包头市一直处于血液“紧平衡”的情况,我们需要刘嗣东和李军这样的榜样力量,需要更多人传承和弘扬无偿献血精神,更需要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无偿献血队伍中来,用热血诠释爱心,用行动践行雷锋精神,让生命的希望在热血的传递中延续,让爱心的光芒在鹿城的大地上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