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接力!大理州中心血站启动稀有血型应急保障机制护航母婴平安。
3月22日凌晨2:30,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打破了大理州中心血站供血科的宁静。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了一位特殊产妇——孕37+周的和女士被确诊为HELLP综合征,重度子痫,急性胰腺炎,急需输注B型RH(D)阴性红细胞。面对“熊猫血”的紧急用血需求,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命保卫战就此展开。
RH(D)阴性血型在我国汉族人群中仅占0.2%~0.5%,因其稀有性被称为“熊猫血”。血站供血科值班人员迅速响应,在确认常规库存不足后,立即启动稀有血型供应应急预案。成分科应急团队30分钟内完成集结,启用全自动冰冻解冻红细胞解冻工作。经过严格规范地去甘油化处理,1单位解冻红细胞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制备,通过绿色通道直送手术室,成功护航产妇平安分娩。目前,该产妇各项生命体征平稳,正在顺利康复中。
自2018年开展RH(D)阴性血液冰冻解冻工作以来,大理州中心血站持续完善稀有血型保障体系。2024年通过采购BBS926型全自动红细胞处理系统后,将传统需要4~6小时的解冻流程缩短至150分钟,实现“随需随用”的临床保障能力。目前全站稀有血型冻存红细胞库存量已突破30U/型,累计为全州医疗机构提供435U应急用血,临床输注有效率达100%。
采用甘油低温冻存技术可将红细胞保存期延长至10年,破解了稀有血型“即采即用”的时效难题。通过建立“动态储存+精准供给”管理模式,既避免了血液资源浪费,又确保了危急重症患者能在黄金救治期内获得救命血源。这项技术的常态化应用,标志着大理州已构建起覆盖全州的稀有血型生命保障网络。
每一袋“熊猫血”都是生命的火种,大理州中心血站将持续优化应急供血机制,加强稀有血型志愿者队伍建设,为打造白州地区血液安全屏障贡献专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