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幕后工作者到台前献血者,宝鸡市中心血站人一直用双重身份演绎着生命守护者的角色。小到刚入职的新员工,大到即将退休的老前辈,这支"活血库"队伍一直在治病救人的前线。
2011年初春,那时我还是一名医学院的学生,当时献血车就停在宿舍楼下,填表、征询、初筛、采血,没有任何犹豫的完成了第一次无偿献血,在几天后我收到血站的短信时,那是第一次感受到了“救人“这两个字的份量。
今年,是我在血站工作的第8年,我们正在经历着采血量从节节攀升到明显下降的艰难时刻,作为采供血链条的守护者,我们比任何人都清楚血液资源的珍贵。每次血液告急时,我总会下意识查看自己的献血间隔期,“还得再等多久可以再献?”
前几天,当自己走出血液采集室,拿起手机查看献血信息的时候,还是会为上面2800ml的献血量小小感慨一下:虽然比起献血大王们上万毫升的数字还有遥远的距离,但是谁不是“积小流成江海”一点点累积起来的呢?一个人献一次血,可以救助2-3个生命岌岌可危的病人,虽然我们的工作没有直面患者,但是一想到自己已帮助到了至少18名患者,依然有小小的感动:原来生命的长河,真的可以透过皮肤传递温度。点滴微光汇聚,便是照亮人间的最亮星河。
血液库存告急,是比任何数据报表都更有力的动员令。
作为血站人,责任在左,我们肩负起血液安全的重任,热血在右,我们时刻准备,成为生命的铸剑师。
对于患者来说,那里没有神话里的不死药,只有37度的生命契约,而血站人那些摞起来比所有文件都要厚的献血证里,就藏着挽救生命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