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春风温暖着鹿城,雷锋精神润泽着人们的心田。在充满温情的包头市,“学雷锋”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无数市民用实际行动书写的日常。无偿献血作为一种奉献爱心的特殊方式,正如雷锋同志所言:“把有限的生命投入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每一袋热血都是生命的馈赠,每一次挽袖都是平凡中的伟大。
3月29日,在青山爱心献血小屋,几位特别的献血者吸引了众人的目光。他们是常年坚持无偿献血的“老熟人”。其中,一对夫妻格外引人注目:丈夫鲁建国自2004年起便坚持献血;妻子张永翠则在2009年首次加入爱心献血的行列。而这一天尤为特殊,恰逢妻子的生日——除了蛋糕与祝福,丈夫选择用最特别的方式陪伴爱人完成她的第23次献血。
十多年来,无论风雨,只要身体条件与时间允许,他们都会定期前往献血屋献血。自2004年首次献血以来,丈夫鲁建国已坚持了20年,累计献血量达14600毫升;妻子张永翠虽“迟来”五年,也已创下连续15年的献血记录,累计献血9200毫升。夫妻二人累计的献血量,相当于五到六个成年人的全身血量。
正值雷锋月,张永翠阿姨开心地在朋友圈分享了这一温馨时刻,并附言:‘雷锋月:无偿献血 奉献爱心!’
从昆都仑河畔到赛汗塔拉城中草原,这样的热血故事每天都在上演。正是无数像这对夫妻一样的普通人,用他们的坚持书写着‘奉献’的深刻内涵。他们就是用热血守护生命、用平凡铸就非凡的“当代雷锋”!雷锋精神从未走远,它就蕴藏在包头人每一次毫不犹豫的挽袖中,流淌在这座城市生生不息的血脉里。每一次400毫升的奉献,都在续写着“把温暖送给需要的人”的鹿城篇章。当他们的爱心故事在朋友圈收获无数点赞时,或许在城市的另一端,正有一位患者因这份特殊的‘生命礼物’而重获希望。
这个春天,让我们以热血为媒介,向所有默默无闻的“包头雷锋”致敬。您的一个挽袖之举,可能就是为某个生命重新绽放的希望之光。期待更多人加入我们,一起挽起衣袖——让400毫升的温暖,成为他人生命中的万丈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