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1日 星期一

2025年3月巴中市无偿献血爱心瞬间

时间:2025-04-02来源:巴中市中心血站作者:巴中市中心血站

        三月的春风轻拂过枝头的新芽,生命的力量在暖阳下悄然涌动。在这个充满希望的季节里,我们又一次被无数平凡而炽热的故事温暖——那些卷起衣袖的手臂、那些毫不犹豫的坚定、那些承载着生命重托的殷红热血,正编织成一张张守护生命的网,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

        在巴中这片热情的土地上,一位来自甘肃的年轻小伙用行动书写了异乡的温暖篇章。工作间隙,他登上献血车,挽起衣袖完成了人生第一次无偿献血。鲜红的血液缓缓流淌,不仅承载着陇原儿女的淳朴善意,更串联起从黄土高原到巴山蜀水的情谊。这份跨越千里的生命馈赠,让善意在血脉交融中生生不息,诠释了青春最美的担当。
 

        通江县涪阳镇中学熊勇老师用行动诠释师者仁心,他专程驱车前往离家15公里外的新场镇参与无偿献血活动。据悉,这位"热血教师"多年来坚持奉献爱心,目前已累计献血18次,总献血量达7000毫升。这份坚持不仅展现出教育工作者的社会担当,更是用热血为生命续航传递温暖。熊老师的爱心善举在校园内外引发热议,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鲜活榜样。

 
        在温选民同志榜样力量的感召下,通江交运局职工罗丽娟开始第14次无偿献血,已捐献热血4800毫升。此前,年近60岁的温选民在生日前夕以"最后一次献血"的善举登上媒体,持续献血二十余年的事迹引发社会关注。作为同事的罗丽娟深受触动,坦言:"老温用热血为职业生涯画上圆满句号,我们更应接续这份爱心。"当天,通江县委巡查办靳选斌以热血践初心完成人生第27次无偿献血,累计献血量达10700毫升。他们这份延续十余年的坚持,以涓涓热血诠释了公职人员的责任担当。
 

        爱心无国界,在巴人广场爱心献血屋内,龙泉外国语学校两位南非籍外教借助手机翻译软件,跨越语言障碍完成了一次特殊的生命接力。这份跨越国籍的暖心善举,既是中非友谊的生动诠释,也展现了外籍教师对巴中这座城市的深切融入。献血后他们微笑着表示:"爱心无国界,我爱巴中。"
 

        通江县的退伍军人杜洪清自2006年首次登上献血车以来,始终以行动践行奉献精神,用涓涓热血为他人点燃希望。19年,17次献血,6700毫升热血——这是一名退伍军人用坚持书写的生命礼赞。从青年到中年,他跨越时光的坚守,见证了无偿献血理念的深入人心。

        平昌县市场监督管理局退休职工赵芬成功献血27次,累计献血量达10500毫升,用无声大爱为无数需要帮助的人点亮了希望之光。每一次挽袖都是对生命的庄严承诺,每一滴热血都彰显着公职人员的奉献本色,这位"热血先锋"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为社会注入温暖向上的精神力量。

        恩阳区雪山卫生院何钶用19年坚持献血践行了“科学献血无损健康”的真理 。这是他第32次献血,也是最后一次以献血者的身份奉献爱心,虽然这位坚持献血19载的“热血英雄”即将退出献血队伍,但他累计捐献的12500毫升热血,早已为无数需要用血的患者点亮生命之光。

        青春热血回报家乡,近日,各县区参加巴中市2025年春季自主就业退役士兵适应性示范培训班的退役军人纷纷挽袖献血,以拳拳赤子心延续军人担当。橄榄绿的军装下热血奔涌,他们退伍不褪色,以血脉为纽带,用另一种方式续写守护人民安康的新篇章。

        作为血站工作人员,我们始终以身作则践行承诺。每当献血间隔期满,我们便主动挽袖献出热血,用滚烫的血液履行守护生命的誓言,以身体力行传递爱心接力。这不仅是对职业信仰的坚守,更是对社会责任的生动诠释——当需要热血续航生命时,我们永远是最先卷起衣袖的那群人。
        还有更多的爱心瞬间并没有被记录下来,保障临床用血需求的背后是无数次默默无闻的爱心奉献,感谢三月里所有以热血浇灌生命之花的平凡英雄,你们的故事让这个春天有了更蓬勃的力量。在此,向每一位献血者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