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9日 星期六

13年204次救命订单:不能让生命“超时”

时间:2025-04-04来源:孝感市中心血站作者:孝感市中心血站

       (通讯员:柯文康)13年,204次献血,77700毫升。这是一位普通外卖骑手用热血写下的生命答卷。从工地打工到工厂流水线,再到穿梭于城市街巷送餐,周方勇的生活轨迹平凡而忙碌,但他坚持无偿献血的脚步却从未停歇。他说:“能帮到别人,这辈子就值了。”
       第一次的热血决定——2012年1月7日,体重刚过100斤的周方勇走进街头的献血屋。彼时,他还在建筑工地做小工,“护士说我太瘦,建议先献300毫升试试。”回忆起第一次献血,他憨厚地笑了,“针扎下去有点疼,但想到能救命,心里特别踏实。”
此后,他成了献血的“常客”。工友不解:“打工够累了,还抽血?”他却说:“工地流汗,献血救命,意义不一样。”
       13年风雨无阻:从全血到成分血的跨越——2015年,周方勇在血站了解到成分献血(血小板捐献)更能帮助白血病等重症患者,且间隔期更短。从此,他调整生活节奏,定期奔赴血站。工厂夜班后、送餐午休时……他总把献血排在“待办清单”的首位。
       2020年疫情期间,周方勇戴着口罩冒雪骑车赶到血站。“那时候街上没人,但病人需要血不能等。”护士记得清楚,“他是当天唯一来献成分血的人。”
       204次背后的数字人生77700毫升:相当于155瓶500毫升矿泉水,或为一个成年人全身换血15次;
       13年坚持:从青涩少年到而立之年,献血证摞起来厚如字典;
       0次缺席:即便工作再忙,他也准时出现,“只要体检合格,绝不浪费机会”。
       平凡英雄的信念
       如今,周方勇仍每天骑行百余公里送外卖。有人问他为何如此执着,他低头想了想:“我没读过多少书,但知道血是能救命的。只要身体允许,我会一直献到60岁。”
       他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只有13年如一日的默默挽袖。204次献血,是周方勇对生命最质朴的致敬——正如他所说:“外卖送的是饭,献血救的是命。这单,我必须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