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9日 星期六
搜索
加入协会
会员登录
协会公文
协会新闻
无偿献血
中国输血协会推荐
分支机构活动
全年活动预告
首页
关于协会
党建工作
理事长致辞
协会介绍
机构设置
自律维权
总结计划
大事记
协会荣誉
栏目责任人
协会活动
协会公文
协会新闻
会员新闻
中国输血协会推荐
国内外动态
我要投稿
协会微信工作群目录
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
部门和地方规章文件
标准
团体标准
境外标准和指南
光荣榜
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
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
协会和会员荣誉
专业活动
分支机构活动
日历表
血液科普
专家共识
输血医学与技术
论文投稿
职业发展
在线教育
向专家提问
招贤榜
专业期刊
文章书籍
会员专区
会员登录
加入协会
会员学习
首页
>
协会活动
>
会员新闻
>
无偿献血
22年坚持献血22次—— 脱下戎装仍冲锋在献血一线的“红色尖兵”
时间:
2025-04-08
来源:
武汉血液中心
作者:
汪菁华 肖莉娇 付晨
“这是我第22次献血了。从部队到地方,献血是我一直坚持的事。”近日,武汉经开区城管执法局(交通运输局)二级调研员黄士勇站在献血队伍的头一个,再次挽起袖子献血,说出了这句朴实却炽热的话。
作为退役军人,他坚持22年献血22次,带领一支由73名退役军人组成的“热血军团”,成为江城爱心版图上亮眼的红色坐标。
一个人的坚持:从“紧急救援”到“生命信使”
2004年,黄士勇在部队服役时,因驻地医院一名重伤患者急需用血,他与战友们首次冲上献血车。“当时听到这个消息,我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就是赶紧去帮忙。啥都没多想,我就和战友们一起冲向了献血车。”
鲜红的血液流入采血袋的瞬间,他第一次感受到“脉搏与生命同频”的震撼:“当看到自己的血缓缓流入采血袋的那一刻,我才真切地意识到,原来我的血液能够挽救一个人的生命,那种奇妙的感觉,至今都刻在我的心里。”
战友的眼神里都透着坚定和热忱,撸起袖子,没有一个人犹豫退缩。“那种热血沸腾的场景,就像一颗种子,在我心里种下了坚持献血的信念,一直到现在。”黄士勇说。
退役后,这份使命化作持之以恒的奉献。
让黄士勇坚持献血二十多年的,还有一封泛黄的手写感谢信。信中一位康复患者写道:“在我最绝望、感觉生命快要走到尽头的时候,是无数像你这样的献血者,给了我继续活下去的希望。如今,我不仅战胜了病魔,还组建了自己幸福的家庭。”黄士勇摩挲着信纸说:“读完那封信,我的眼眶一下子就湿润了,所有的付出都太值得了。”
一群人的奔赴:73名退役军人的“热血接力”
献血队伍里既有像黄士勇这样的“献血标兵”,也有市政设施管理站高级工李冲等“后来者”。
李冲坦言自己是受黄士勇鼓舞加入献血队伍的:“平时听他讲了好多献血救人的故事,那些故事就像一束束光,照亮了我内心想要奉献的角落。”
第一次献血时有些紧张,但看到黄士勇鼓励的眼神,李冲一下子就有了勇气。如今,听到献血的消息,李冲便会第一时间报名参加,“献血就是在传递爱与希望。我们退役军人,在部队的时候保家卫国,为祖国和人民站岗放哨。回到地方,脱下军装,也要守住为人民流汗流血的本色。能用献血这种方式,继续为社会做贡献,对我来说意义非凡。”
在黄士勇的感染下,武汉经开区城管执法局的退役军人不约而同地组成“献血尖兵连”。“我们单位73名退役军人几乎全部参与过献血。这些退役军人就像一面面旗帜,他们冲在前面,给我们所有人树立了好的榜样。”黄明说。
一座城的温度:从“爱心之举”到“全民行动”
武汉经开区城管执法局的爱心献血之举已蔚然成风。
“无偿献血活动在我们这儿已经形成惯例,迄今已成功举办10多次。”黄明说,“最开始,考虑到各方面因素,平均每两年举办一次。随着时间推移,大家参与的热情就像星星之火,越烧越旺,活动的辐射面也越来越广,有时候也和兄弟单位联合举办。
不仅是退役军人会挽袖献血,其他职工也受氛围感染。公交司机、城管队员等群体中,累计献血超20次者不在少数:“只要身体条件允许,我们就会一直把这件事坚持下去。”
从军营到城市,从紧急救援到日常奉献,这群爱心之士正在用热血搭建起生命的桥梁。如今,江城遍地都有“献血尖兵”的身影。
上一篇:
献血新秀丨曹涛:胸怀大爱追寻诗和远方
下一篇:
第十个中国血小板日,他们用热血点亮生命之光
返回
欢迎登录
使用会员帐号登录
看不清?
点击更换
立即登录
忘记密码?
加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