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赋能青春担当 热血行动谱写时代新篇
2025年4月3日,天津市高校无偿献血工作会暨生命教育专题培训会议在天津医科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由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天津市教育委员会主办,天津市红十字会、共青团天津市委员会协办,天津市血液中心和天津市生命教育与成长发展中心(天津医科大学)共同承办。会议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市卫生健康委 市教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天津市大学生无偿献血工作的通知》要求,以“生命教育”为纽带,推动高校无偿献血工作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为健康天津建设注入青春动能。
高位推动:多方联动共绘公益蓝图
市委教育工委专职副书记孙志良,市卫生健康委党委委员、副主任韩金艳,天津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陈茉等领导出席;市教委学生思想教育与管理处处长杨明、副处长满荣,市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处处长洪亮,市血液中心党委书记张荣江、主任高洁、副主任李红珠,天津医科大学学工部部长朱春梅,市红十字事务中心主任张鸾,团市委学校部副部长池格,“热血好人”栗岩奇等和全市各高校无偿献血工作负责人、学生代表共300余人参会。
陈茉副书记致欢迎辞,表示天津医科大学会积极发挥“天津市生命教育与成长发展中心”的作用,积极探索创新,推动无偿献血与生命教育的深度融合,与市血液中心密切配合,与各高校加强联动,按照市教委和市卫生健康委的相关工作要求,持续推动高校思政教育与无偿献血事业的协同发展,推进高校无偿献血工作贡献天医力量。
韩金艳副主任在讲话中感谢了市教委、市红十字会、团市委、各高校一直以来对无偿献血工作给予的全面支持,肯定了将高校生命教育与无偿献血工作深度融合的创新模式并指出,无偿献血事关临床用血需要和安全,青年学生不仅是无偿献血的生力军,更是传递生命希望、引领社会风尚的先锋力量。高校无偿献血工作是我市血液保障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努力构建独具天津特色的采供血应急保障韧性体系,大力推动无偿献血在高校健康平稳发展。
市委教育工委专职副书记孙志良从立德树人高度提出,要坚持将无偿献血与思想政治教育、感恩励志教育同步推进,将无偿献血纳入“三全育人”格局,通过学分激励、推优入党、评奖评优、典型选树等政策,通过主题报告、演讲征文、网络宣传等形式,通过依托校园献血屋设立“心理关怀驿站”、打造“献血+心理”双赋能阵地、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等举措,不断增强青年学生“敬畏生命、感恩奉献、励志担当”的价值认同,为青年学生健康成长注入更多活力,让奉献精神融入青年学生成长基因。
与会领导一起推动画轴,开启“市卫生健康委、市教委2025年协同高校献血新航程”,将工作会推向高潮。
据了解,多年来,市卫生健康委与市教委多次联合下发文件,统筹推进全市高校无偿献血工作。2025年,市血液中心与天津医科大学(天津市生命教育与成长发展中心)签署了合作协议,深入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在全国首次创新性提出新时代高校生命教育与无偿献血工作深度融合的新模式,构建起“1+1>2”的共赢创新局面,统筹推进高校无偿献血工作。
创新实践:构建无偿献血工作长效机制
市血液中心主要负责同志介绍了天津市高校无偿献血工作的现状及未来规划,展示了市血液中心在优化献血服务模式、强化与高校协同联动方面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
满荣副处长对高校无偿献血工作提出了具体的工作要求,强调各高校要严格落实《天津市大学生无偿献血工作实施方案》,完善组织机构、创新宣传形式、落实激励政策等,积极调动青年学生支持无偿献血。
生命礼赞:无腿勇士诠释自强力量
会议特邀著名励志演讲家陈州做了生命励志教育专题演讲,他以亲身经历诠释了生命意义,同时鼓励高校学生践行公益精神,积极参与无偿献血这一爱心活动。
本次培训会议的成功召开,为天津市高校无偿献血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励志演讲、政策解读和经验分享,各高校对无偿献血工作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明确了今后工作的方向和重点。
今后,市血液中心与天津医科大学(天津市生命教育与成长发展中心)将会同各高校进一步加大献血科普宣传与生命教育结合力度,引导高校学子为生命续航贡献“青春力量”,让高校无偿献血工作成为我市精神文明建设一道亮丽的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