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献血圈”里,始终流传着这样一句温暖而有力的话语:“一人献血,全家受益。”马女士的亲身经历,正是对这句话最生动的诠释。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走进马女士的故事,去探寻那些藏于其间的温情与力量。
以血为诺:九年初心为亲人筑牢生命防线
2012年,在包头工作的马女士路过街头献血车时,心中萌生出一个朴素的念头:“为亲人储存一份保障。”此后八年,她累计献血8次,总量达3200毫升。“每次填表时,想到这些血可能在关键时刻帮助到家人,就觉得很有意义。”回忆起献血初衷,马女士坦言,最初的想法源于对亲情的珍视,却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一种习惯。这些献血证,最终在命运的转折点上,成为守护生命的“密钥”。
生命回响:热血浇筑的“生命急救包”
2024年正月,马女士因流产大出血在山西大同住院治疗。主治医生告知她:“无偿献血者可享受用血费用报销。”同年4月份,因回包头办事情就顺便带着身份证、献血证和出院明细等相关材料,在市中心血站无偿献血科顺利办理了报销,4500元的临床用血费用全额返还。“当时心里特别感动,没想到自己多年的付出,真的在关键时刻‘救’了自己。”
这份温暖的“生命馈赠”并未止步。2025年3月7日,马女士的父亲因手术需要用血,这一次马女士通过电话咨询、网上提交的方式为她的父亲申请临床用血费用减免。这一次,1310元的临床用血费用快速返还。“父亲手术很成功,血站的工作人员说,按我的献血量,家人还能享受更多保障。”谈及此事,马女士表示,“献血不仅是付出,更是给家人的一份‘生命保险’。”
政策托举:无偿献血编织全民互助网络
根据<内蒙古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办法>第十四条规定,献血者及其配偶、直系亲属医疗临床用血时,自献血之日起三个月后按照下列规定供血:
(一)献血者本人五年内医疗临床用血时,无限量免费用血。五年后医疗临床用血时,按照献血量等量免费用血;
(二)献血者的配偶、直系亲属(父母、子女)五年内医疗临床用血时,按照献血量等量免费用血;
(三)献血累计1000毫升以上者,根据临床需要,本人终身无限量免费用血;其配偶、直系亲属(父母、子女)终身按照献血量等量免费用血。
马女士的经历正是这一政策的生动实践——她累计献血3200毫升,本人终身无限量免费用血;其配偶、直系亲属(父母、子女)终身按照献血量等量免费用血。
2024年2月,包头市中心血站推出微信端减免系统,实现“指尖操作、线上审核”的全流程电子化。马女士在山西住院、网上报销的流程,正是得益于此工作的开展,申请人只需在包头市中心血站订阅号上按操作提醒提供相关资料,即可跨区域办理,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凡人微光:每一份热血都是生命的希望
从为亲人“储存保障”到成为无偿献血的“活招牌”,马女士的故事打动了许多人。如今,她不仅自己坚持献血,还常向身边人分享报销经历:“别觉得献血只是做好事,它真的能在关键时刻帮到自己和家人。”
致敬每一份无私:你的热血,正在等待下一次生命的呼唤
马女士的故事,是千万无偿献血者的缩影。他们用平凡的善举,在陌生人与亲人之间架起生命的桥梁;用热血的温度,让“互助、友爱、奉献”的精神照进现实。
热血征集令:如果您年满18-55周岁,身体健康,欢迎加入无偿献血队伍。您的一次伸手,可能成为他人生命的曙光;您的一份坚持,终将编织成守护全民的生命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