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0日 星期六
搜索
加入协会
会员登录
协会公文
协会新闻
无偿献血
中国输血协会推荐
分支机构活动
全年活动预告
首页
关于协会
党建工作
理事长致辞
协会介绍
机构设置
自律维权
总结计划
大事记
协会荣誉
栏目责任人
协会活动
协会公文
协会新闻
会员新闻
中国输血协会推荐
国内外动态
我要投稿
协会微信工作群目录
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
部门和地方规章文件
标准
团体标准
境外标准和指南
光荣榜
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
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
协会和会员荣誉
专业活动
分支机构活动
日历表
血液科普
专家共识
输血医学与技术
论文投稿
职业发展
在线教育
向专家提问
招贤榜
专业期刊
文章书籍
会员专区
会员登录
加入协会
会员学习
首页
>
协会活动
>
会员新闻
>
无偿献血
700公里外的热血驰援:90后宝妈生死背后的血站真相
时间:
2025-04-16
来源:
包头市中心血站
作者:
包头市中心血站
提及“献血”这一词语,你首先会想到什么呢?是抗拒献血?是爱心接力?还是命悬一线?我想,就像“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每个人看到这一词语时都会有或多或少的感触。
前几天躺在床上刷短视频,看到这么一则报道“90后宝妈突发重病急需换血,50多名乡亲跨越700公里献血救重病女子”。作为一名血站的工作人员,我看到这一则报道后的第一反应不仅感动于乡亲之前的情谊,而且更加深切的体会到,若血站库存充足便不会有这种现象发生。
在这场鼓舞人心的接力中,这名女子需要换全血6~9次,也就意味着需要24000毫升~36000毫升的血液。这一数字的背后是一名健康成年人每年固定献血2次,一次献血400毫升,累计献血30~45年才可以完成的献血量。“一人献血百次不如百人献血一次”的口号在这一刻得到了更加充分的验证。
如果社会上的热血青年多一些,那么社会上对血站缺血的戾气便少一分,随之产生的声音便不再是“献血后却用不上血,而是,只要需要血便能迅速得到满足”。
这一视频的评论区里,有两条评论让我印象深刻。一条是关于献血时无偿,为什么用血却有偿的解释;另一条是关于献血者用血时,血费能否报销的实际印证。我感觉他们这两条评论对“血站的热点话题”有很好的现实举例,这些回答不是血站工作人员的解答,而是大家的切实体会。我把这两条评论放在这里,供大家阅读。
当然,也有一些负面的评论,例如下面这条,这位发言者所说的问题是对血站互助献血的扭曲理解。
其实互助献血也是为了保障临床用血的无奈之举。若血站库存充足,保障了危急重症及孕产妇等重点人员的血液供应,自然不会有互助献血这么一说。若优先给予可以择期使用血液的患者,而耽误一些在死神线徘徊需要血液救命的患者,那这一后果谁来承担?难道最终的解释只是一句“因为他是无偿献血志愿者及其家属”?那么这句解释在生命面前,未免也显得太苍白无力了吧。当然,如果是同等情况下,无偿献血志愿者及其家属肯定会优先用血。
最后,我想说的是:“感谢您,献血者!”同时,也欢迎广大健康适龄市民积极加入爱心接力,让小爱成就大爱。
上一篇:
热血青春路 担当正当时
下一篇:
风雨中撑起爱心之伞
返回
欢迎登录
使用会员帐号登录
看不清?
点击更换
立即登录
忘记密码?
加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