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7日,由中国输血协会主办,协会血液安全监测专业委员会承办,重庆市血液中心、福建省血液中心、漳州市中心血站协办的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持续推进血液安全监测培训班”在福建漳州举办。
中国输血协会理事长朱永明,漳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黄镇平,协会血液安全监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重庆市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原重庆市血液中心主任徐永柱,协会监测委副主任委员曾嘉、胡敏、郭晓婕、王胜蓝等业内专家与来自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的200余名输血同仁共同出席了开幕式;曾嘉主持开幕式。
朱永明理事长在讲话中代表协会,欢迎出席培训班的各位领导、专家以及学员们;感谢漳州市卫健委对血液工作和协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感谢培训班的承办和协办单位、授课老师。
他讲到,血液工作的目标是确保血液的可得性、安全性、有效性、合理性、可及性和可负担性。血液安全监测通过对整个输血链持续性的观测、分析、判断,一方面为决策提供依据,一方面对决策实施及其效果进行评估。这些决策和影响范围,大到行业全局,小到单位业务;向前到采供血规划,向后到临床管理。血液安全监测对实现血液工作的目标起着基础性的保障作用。
他回顾了过去十年里,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与血液安全监测有关的一些主要的指南、文件,特别提到了2020年2月WHO发布的《促进安全、有效和质量保证的血液制品普遍可及行动框架2020–2023》,目前WHO正在起草新版行动框架(2026-2030),预计明年一季度发布。新版框架计划将提出七个战略目标,其中一个依然是“建立和实施有效的血液安全监测体系”。世界卫生组织的这些文件,对我们开展血液安全监测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朱永明讲到,我国各级党委、政府和卫生健康部门一贯高度重视血液安全和风险防范工作。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关于开展“十四五”血站服务体系建设发展中期评估工作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管理的通知》等,对强化监测预警、风险评估、加强血液安全监测和风险预警、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等提出了明确要求。加强医疗质量管理通知明确不良事件的报告工作要遵循“自主自愿、实事求是、发现即报”的原则;要建立完善不良事件“非惩罚性”主动报告机制,注意保护报告人隐私;不良事件报告采集的信息仅用于不良事件管理和医疗质量安全改进工作,不作为开展其他工作的依据等,这些原则对进一步做好血液安全监测工作也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他回顾了协会血液安全监测专业委员会自2017年5月成立以来,在传播血液安全监测的意义、理念,消除错误观念和错误解读,正本清源;牵头起草和修订协会团体标准;逐步建立全国性血液安全监测哨点体系;定期发布或出版血液安全监测年度工作报告;参与国际交流,展示中国经验等方面所开展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监测委已经承办了六期国家级继教项目血液安全监测培训班,以及四届全国输血大会的血液安全监测分会场。朱永明感谢监测委主委、副主委、委员和秘书的辛勤工作。
朱永明讲到,福建省在开展血液安全监测方面所做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进展。福建把建立血液安全管理体系和开展献血者安全监测和风险预警工作列入《福建省血站服务体系建设发展规划》;福建省血液中心牵头了两项行业标准《献血不良反应分类指南》《献血相关血管迷走神经反应预防和处置指南》的制定和修订工作;率先实现献血不良反应登记流程信息化,持续完善监测体系;参与协会年度血液安全监测报告的编写并提出多项改进建议;连续多年获评“优秀哨点单位”。血液中心积极申请省卫健委课题《福建省献血不良反应监测与危险因素研究》,建成全省血液安全监测数据平台,在全省血站积极参与下,全省血液安全监测工作逐步向规范化、标准化发展。
本次培训班中,专家将解读血液安全监测的理论和相关行业标准、为开展监测工作提供精准的标尺;要介绍各国血液安全监测的进展与启示,相关业务数据的国际交流和比对;要介绍国内血液安全监测工作,特别是中国输血协会作为输血行业唯一的全国性专业组织在这方面的工作;要讲解在采血和输血两大环节,对不良事件和不良反应的监测情况和解读;要重点讲解对血液安全构成主要挑战的病毒和细菌感染的风险监测和防范。从理论精进到案例解剖,从过往总结到未来趋势。专家们的讲课将带来新的信息、思路和借鉴,助力大家在实际工作中进一步深入理解监测要求、优化监测策略。
漳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黄镇平对中国输血协会的各位领导、与会同仁的光临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他讲到血液安全是医疗卫生安全的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社会稳定;血液安全监测是血液安全质量管理的重要基石,是实现全输血链的早期预警、预防纠正和持续改进、衡量血液安全保障工作成效、提升血液安全水平的核心指标。当前加快构建完善的血液安全监测体系、全面提升监测哨点工作能力、成为筑牢血液安全防线、保障医疗安全的当务之急、重中之重。
漳州市东望台湾,西邻龙岩,北接厦门和泉州,南联广东,有5个国家对外开放口岸,是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城市、中国12个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城市之一、台胞主要祖籍地和台商投资集中区。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血液安全管理工作,持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全市无偿献血人次、采血量稳步增长,临床用血保障能力持续提升。漳州市连续七届被评为“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市”,漳州市中心血站先后荣获“第20届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血站系统表现突出采血班组”“福建省采供血机构血液质量检验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此次培训班在漳州举行,既是肯定,更是鞭策,我们既深感荣幸,也动力倍增!
希望通过此次培训,各位专家学者、同仁能够深入交流、共享血液安全监测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和解决重难点问题的先进方法经验,共同推动血液安全监测工作更好、更快发展。同时,希望各位专家学者加强与漳州深入交流合作,共同为守护漳州人民群众和在漳台胞的血液安全作出更大的贡献。
协会血液安全监测专业委员会的主任委员徐永柱在欢迎词中,向到会的各位领导、专家及同仁们致以最热烈的欢迎和感谢,向精心筹备本次培训班的协办单位全体会务工作人员致以诚挚的问候。他讲到国家和人民生命安全与血液安全密不可分。近年来,我国血液安全监测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在日益复杂的医疗环境中,我们需要严格遵守相关法规和标准,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才能确保血液供应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这需要我们在每一个环节上都要与我国法律法规保持一致,从采集到储存,从检测到输注,都不能有丝毫懈怠。
因此,不断建立和完善血液安全监测体系显得尤为重要,中国输血协会血液安全监测专业委员会于2017年应运而生,目前已是第三届,“监测委”依托单位为:重庆市血液中心,现有委员29名、青年委员15名、秘书1名,顾问1名。“监测委”成立以来,搭建起以“哨点单位、哨点组长单位和监测委”三级管理的血液安全监测体系结构,开展了分级授权管理、统一监测术语和标准,编制使用手册、纳入信息安全二级等保管理体系等相关工作,于2019年5月发布了“血液安全监测哨点招募书”后,陆续在全国构建起了跨区域血液安全监测大数据体系。
本次培训班来自27个省、市、自治区,130余个单位,200余学员参会,来自各级血站的管理者、部门负责人、技术骨干;来自医疗机构管理者和输血科(血库)主任及技术骨干领导层;来自监测委成员、哨点单位联络员和年度报告编写人员等。在这里,我们将一如既往以“持续推进血液安全监测”为主题进行深入交流与探讨,为我国血液安全监测工作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希望通过本次培训,能够激发大家的工作热情,增强团队凝聚力。一起努力,着力探讨国内血液安全监测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并积极寻求专家共识,为有关部门决策提供专业意见和建议,为促进血液安全和发展我国的血液安全监测事业贡献力量。
协会常务理事、协会监测委副主任委员、福建省血液中心党委书记、中心主任曾嘉主持开幕仪式。
致敬、感谢您的辛苦付出
血液安全监测哨点工作动态
感谢:优秀哨点单位与联络员——监测委感谢优秀哨点单位和联络员的辛勤付出,表扬了优秀哨点单位和联络员;协会监测委副主任委员郭晓婕和王胜蓝为其颁发感谢状。
感谢:优秀组长单位——监测委感谢血液安全监测优秀组长单位长期的配合;协会监测委主任委员徐永柱为其颁发感谢状。
欢迎:新朋友、新血液——欢迎新加入中国输血协会血液安全监测工作的哨点(合作)单位;朱永明理事长为其授牌。
★ 学海泛舟——精彩的大会报告 ★
内容丰富,案例新颖,受益匪浅
2025.5.7 am
徐永柱主任委员以《血液安全与血液安全监测》为题作报告。报告内容涵盖了中国血液安全实践、血液安全与血液安全监测、哨点监测实践等内容。曾嘉副主委报告了《献血不良反应分类指南》修订解读。其内容涵盖了标准修订的背景、起草过程、重要修订内容解读、技术内容和依据、征求意见及采纳情况、献血不良反应监测数据等方面。协会血液安全监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南省血液中心副主任胡敏主持以上大会报告。胡敏为徐永柱、曾嘉颁发感谢状。
协会血液制备委副主委、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副主任邱艳作题为《智慧血液与成分血制备自动化》的精彩授课。徐永柱担任学术主持,并为邱艳颁发感谢状。
2025.5.7 pm
协会TTD专委会副主委、上海市血液中心副主任王迅以《输血传播疾病风险的监测指标探讨》为题作学术报告。协会监测委委员、上海市血液中心制备供应部副部长谢东甫以《进展与启示-各国HV报告分析与解读》为题作学术报告。学术主持:协会输血管理委、科研委委员、临床输血与检验杂志编辑部主任潘健。
协会动员委副主任委员、浙江省血液中心副主任潘凌凌以《血液质量监测-体系构建与信息化应用》为题作学术报告。协会监测委秘书、重庆市血液中心输血研究所科主任黄霞以《CSBT的HV工作探索》为题作学术报告。学术主持:漳州市中心血站党支部书记、站长曾智慧。
为专家颁发感谢状
2025.5.8 am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输血科主任付丹晖以《倡导PDCA促进合理用血持续改进》为题作学术报告。
协会输血管理委副主任委员、协会监测委委员,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输血科主任余泽波以《临床输血环节的血液安全监测探索》为题作学术报告。学术主持:协会监测委副主任委员、安徽省血液中心党委委员郭晓婕。
协会监测委副主任委员、凉山州中心血站副站长王胜蓝以《输血不良反应监测与报告解读》为题作学术报告。学术主持:协会监测委委员、安徽省立医院南区输血科主任王敏。
为专家颁发感谢状
2025.5.8 pm
协会监测委委员、安徽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输血科主任程志祥以《临床输血不良事件监测与报告解读》为题作学术报告。本报告的学术主持由王敏担任。
协会监测委青年委员、重庆市血液中心输血研究所科室副主任杨俊鸿以《献血不良反应监测与报告解读》为题作学术报告。无锡市中心血站质管科主任华敏玉以《采供血不良事件监测与报告解读》为题作学术报告。学术主持:协会监测委、中小血站委委员、自贡市中心血站党总支书记、站长何刚。
为专家颁发感谢状
经验交流与案例分享
学术主持:协会监测委委员、温州市中心血站党总支副书记林杰。
1. 隐匿的威胁:一例输血反应的诊断僵局、突围与反思(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罗圆圆)
2. 从基层谈哨点单位在血液安全监测的作用(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区人民医院-陈波)
3. 一例桡神经损伤献血不良反应案例分享(南宁中心血站-何汝汝)
4. 血液安全监测工作回顾及案例分享(十堰市中心血站-彭冬菊)
5. 输血不良反应国内研究进展(山东省血液中心-谯铭铭)
认真学习 仔细记录
简短的闭幕仪式
郭晓婕副主委在闭幕式讲到,在两天的培训中,共有13位老师参与授课,5位老师进行了经验分享与交流。他们向我们明确了血液安全的重要性与挑战:从血液可及到血液安全、从血液信息化到人工智能、从采供血到临床输血,分析当前血液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以及我们应如何积极应对。
课上向我们介绍了血液安全监测最新标准、经验、数据及血液安全措施,包括白求恩与血液安全的故事、《WS/T 551献血不良反应分类标准》研制细节、人工智能与信息化下的血液安全前瞻、国际与国内血液安全监测数据与报告分析、临床输血环节的血液安全监测与持续改进等。最后五位同仁分享了血液安全监测的实践与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让大家更直观地了解血液安全监测的实际应用和关键环节。
本次培训班不仅是一次知识的盛宴,也是一次学术共同体的凝聚,希望通过培训班探讨血液安全监测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未来发展趋势,激发大家对血液安全监测工作的热情和创新思维。
学分领取指南
“持续推进血液安全监测培训班”是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项目编号:2025-12-07-039 (国)。报名时选择“需要学分”且通过考试的学员将被授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 Ⅰ 类学分 4 分。请提前记好:项目名称或项目编号,姓名。
温馨提示:项目编号和项目名称只需填写一个即可。因培训举办完成后,协会需要在CME系统中进行总结、上报等流程,建议您在培训结束14日后进行学分证书的查询、下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