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日 星期二
搜索
加入协会
会员登录
协会公文
协会新闻
无偿献血
中国输血协会推荐
分支机构活动
全年活动预告
首页
关于协会
党建工作
理事长致辞
协会介绍
机构设置
自律维权
总结计划
大事记
协会荣誉
栏目责任人
协会活动
协会公文
协会新闻
会员新闻
中国输血协会推荐
国内外动态
我要投稿
协会微信工作群目录
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
部门和地方规章文件
标准
团体标准
境外标准和指南
光荣榜
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
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
协会和会员荣誉
专业活动
分支机构活动
日历表
血液科普
专家共识
输血医学与技术
论文投稿
职业发展
在线教育
向专家提问
招贤榜
专业期刊
文章书籍
会员专区
会员登录
加入协会
会员学习
首页
>
协会活动
>
会员新闻
>
无偿献血
为生命枢纽注入热血——血站人的6.14行动宣言
时间:
2025-06-24
来源:
南充市红十字中心血站
作者:
南充市红十字中心血站
25岁金昕:成分科里走出的热血传奇,荣膺全国无偿献血终身荣誉
在南充市红十字中心血站成分科,有这样一位“95后”姑娘
——
25
岁的金昕,工作时是认真负责的科室员工,生活中则化身为传递生命希望的热血战士。日前,她凭借连续三届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的优异成绩,一举摘得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终身荣誉奖,成为该奖项最年轻的获得者之一。
自18
岁成年起,金昕便开启了“热血征程”。7年半时间里,她累计献血180次,血小板捐献360治疗量,总量达72000毫升,相当于14个成年人的全身血量。作为血站员工,她比普通人更懂得血液对生命的意义,也更坚定了持续奉献的决心
——
下班后直奔献血屋、周末推掉聚会奔赴捐献点,甚至在疫情期间戴着口罩完成捐献,献血早已成为她生活的一部分。
这份坚持让金昕收获了20
余项国省市级荣誉:从“四川好人”“南充青年五四奖章”,到登上央视频分享故事、三次亮相“学习强国”平台,她用热血书写的青春故事感动无数人。面对荣誉,金昕始终谦逊:“在成分科每天见证生命的重量,让我更想通过献血为患者多尽一份力。未来,我会继续在岗位与献血路上并行,让热血照亮更多生命!”
方向盘与针头间的热血里程:驾驶班班长赵曙光的25次生命续航
作为驾驶班班长,赵曙光用25次挽袖献血划出9700毫升的生命轨迹
——
从2012
年铜奖到2023年金奖的十年进阶,他把献血证写成与方向盘并行的“温暖里程表”:消毒棉擦拭手臂的声响,恰似发车前检查仪表的规律节奏;止血棉签按压的十分钟,如同等待车辆预热时的耐心坚守。
当同事们在调度室安排出车任务,他总会在午休时走向献血车;9700
毫升热血足够为38位患者续接生命旅程,而他驾驶座旁的抽屉里,献血证与行驶证并排躺着,像两枚特殊的“通行证”。“握方向盘要稳,伸手臂也要稳。”他指着金奖证书笑言,“开车是把人安全送到目的地,献血是把生命的希望送到需要的人身边,都是‘在路上’的奉献。”
调度板上的出车记录里,他的名字常与“
献血车”路线重叠。其他司机讨论油耗时,他总提起“人体血液180天就能更新”的知识:“就像车辆需要定期保养,热血也该流动起来才有价值。”那些针眼连成的轨迹,比任何驾驶里程都更贴近生命的脉络
——
在换挡杆与止血带之间,他用二十五年光阴证明:真正的“
老司机”,既能掌控方向盘的方向,也能让热血奔涌向生命最需要的地方。
从咨询台到分离机:成分科工作人员黄晓芳把奉献写成了双行诗
黄晓芳的办公桌抽屉里,并排躺着两本献血证。25次捐献7900毫升的记录旁,是家属7800毫升的献血单,两个人今年都憋着劲冲金奖。成分科的操作间里,她总盯着分离机的显示屏,看红色血液分层成血浆、血小板和红细胞
——
这些经她手制备的成分,最后会变成临床病历里的“
救命符”。
同事们都知道她的“
双段工龄”:在采一科的12年,她守着献血屋的登记台,看着来献血的年轻人变成带着孩子的中年人,好些人后来拿了金奖、终身荣誉奖;转到成分科的6年,她对着显微镜核对每一份血液的参数,常常对着制备好的成分袋轻声念叨:“这袋血浆得去烧伤科,那袋血小板得快送急诊。”
午休时家属来送午饭,俩人站在走廊墙角算数字:“
你差200毫升,我差400毫升,下个月再献一次就够了。”旁边新来的实习生问怎么坚持这么久,她指着献血大厅笑:“你看那个总来的大爷,我刚来上班时他就来献,现在他儿子都开始献了
——
这事儿就像传接力棒,咱们接着跑就是了。”
侠骨热血:供血科工作人员蒋素珍的24次热血出鞘
当练功服与工作服在衣柜并列悬挂,蒋素珍用24次挽袖划出刚柔并济的生命弧线
——
7600
毫升热血如武者挥剑般利落奔赴生命战场,2014年金奖的锋芒与2023年铜奖的坚守,恰似她习武时刚劲与柔韧的双重境界。
压腿练功的清晨,她的“
热身项目”是核对献血间隔;武术套路里的“气沉丹田”,在献血车上化作“手臂放平”的沉稳姿态。武者讲究“内练一口气”,她却让这口气化作流淌的热血:“出拳是守护安宁,献血是托举生命,都是该做的事。”7600毫升数字背后,是38位患者的生命续章,更是她用武者精神刻进血管的“侠之大者”。
剑穗未染尘,针头已含情。当别人问起练功与献血的共通点,她指尖轻叩献血证笑言:“
都是用自己的力量,在人间写‘守’字
——
守一方健康,也守一颗热血未冷的心。”
臂弯仍有挥剑般的利落,而那些针眼连成的轨迹,比任何武术招式都更贴近生命的脉络。
血站里的热血摆渡人:马卫与7400毫升的生命契约
作为血站送血室工作人员,马卫用25次挽袖献血的坚持,在岁月里刻下7400毫升的滚烫印记
——
那是从2016
年铜奖到2023年银奖的十年跨越,是针头刺入皮肤时“再帮一个人”的朴素念头,更是把“奉献”熬成日常的无声坚守。
当同事们在操作台分拣血袋,他的“
日常操作”是走向献血车的脚步;当献血证从薄变厚,他总说“每100毫升都是给生命的备用钥匙”。7400毫升热血足够为30多位临床患者点燃希望,而他袖口的针孔,早已成为穿在身上的“隐形勋章”
——
在血站的白大褂下,这是比任何工牌都更贴近初心的标识。
他熟悉每一袋血液的接收流程,更清楚针头刺入皮肤时的温度。“
每天经手那么多血袋,自己献一次,才更懂生命的重量。”当其他工作人员整理入库记录,他的备忘录里永远标注着下一次献血日期。这不是英雄主义的豪言壮语,而是一个血站人用半生光阴,把“平凡”写成“不凡”的注脚
——
在接收血液的操作台与献血椅之间,他用双重身份诠释着:真正的热血,永远流淌在懂得生命价值的人血管里。
案头与针头间的双重坚守:办公室主任邓刚的热血方程式
当公章在文件上落下规整的印泥,邓刚的另一只手正挽起袖口露出熟悉的针眼
——
他用18
次献血7000毫升的坚持,在日程表与献血证之间织就双重奉献的经纬。从2020年铜奖到2023年银奖的进阶,恰似他处理公文时的严谨:把“献血日”设成比会议更优先的待办事项,让止血棉签与回形针在抽屉里成为特殊的“办公用品”。
办公室里他是统筹全局的管理者,献血车上他是卷起袖子的“
老熟人”。7000毫升热血足够为28位患者点亮生命灯盏,而他处理文件的指尖同样温热
——
“
批文件要算清数字,献血更要算准能帮多少人。”同事们常看见他在午休时走向献血车的背影,像提交紧急报告般准时:“当主任要对工作负责,当献血者要对生命负责,都是该扛的担子。”
办公桌抽屉里,银奖证书与一叠待批文件并排躺着。他说:“
每次按紧止血棉的十分钟,其实和处理文件一样需要专注
——
只不过这次,我在听自己的血和另一个生命说‘
别着急,我来了’。”臂弯里的热血始终奔涌如晨光,让“办公室主任”的标签之外,更有一枚用岁月淬炼的“生命摆渡人”勋章。
算盘与针头间的热血等式:财务科科长王敏的18次生命注脚
作为财务科科长,王敏用18次挽袖献血让6400毫升热血成为生命的摆渡船
——
从2020
年铜奖的微光,到每次献血时“再试一次”的笃定,她把算盘上的精准计算与针头下的温柔奉献,织成了双重坚守的经纬。
6400
毫升在财务账本上是严谨的数字,在她臂弯却化作托起生命的羽翼。铜奖证书夹在报销单与预算表之间,像一枚特殊的书签:“算清每一笔经费是职责,算准能帮多少人是心之所向。”她处理发票的指尖同样温热,按紧止血棉时的专注,堪比核对应付账款时的严谨。
“
财务科要算经济账,可生命的账更不能含糊。”她指着献血证上的盖章笑言,“每次盖章都像在财务系统里点‘确认’,确认一份生命的托付。”在算盘珠子与止血棉签之间,她的臂弯划出奇妙的平衡:那些针眼连成的轨迹,比任何财务报表都更清晰地记录着
——
真正的财富,是血管里永远奔涌的温热善意。
热血科研与生命共振:输血研究室主任杨松的18次生命续章
作为输血研究室的主任,杨松把18次挽袖献血写成双重奉献的方程式
——
5600
毫升热血从臂弯流向临床,相当于为22位患者续接生命的齿轮,而他办公桌上的研究报告里,正解析着同样的生命密码。2010年铜奖的光芒未褪色,他的手臂既是科研数据的样本,更是献血车上最熟悉的“活坐标”:消毒棉擦拭的凉意里,藏着“下一次还能来”的朴素信念。
在实验室分析血液成分的指尖,同样温热地按紧过止血棉签。5600
毫升不是冰冷的数字,而是他用近十五年光阴熬制的生命汤药
——
针头刺入时的坦然,让铜奖证书有了体温。“
做研究是为了让血液发挥最大价值,自己献血是最直接的践行。”他指着显微镜笑言,“目镜里的红细胞在流动,就像每次献血时能听见的生命回声。”
办公抽屉里,研究报告与献血证并排躺着。杨松主任用肩膀扛起双重分量:左肩负着科研攻关的使命,右肩担着“
再帮一个人”的坚持。那些由针眼串成的轨迹,正在岁月里长成比任何学术勋章更贴近心跳的生命纹路
——
在实验室与献血车之间,他用科研思维解构热血的意义,更用身体力行诠释着“
医者仁心”的鲜活注脚。
上一篇:
广州血液中心:热血守护,生命之花在盛夏绽放
下一篇:
大围河爱心公益协会了不起!8年累计献血量100万毫升
返回
欢迎登录
使用会员帐号登录
看不清?
点击更换
立即登录
忘记密码?
加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