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日 星期二

党校人沈卫锋无偿献血24载

时间:2025-06-26来源:陕西省血液中心作者:陕西省血液中心

       2001年的冬天,西安东郊的军校里,年轻的士兵沈卫锋趁着周末请假进城。走在西安五路口街头,一辆白色的采血车吸引了他的目光,车身上“无偿献血,无尚光荣”八个大字格外醒目。
       “一人参军,全家光荣”——入伍时的口号忽然浮现在他脑海中。既然献血也是光荣的事,何不试试?他大步走上采血车,挽起袖子。当针头刺入手臂时,他下意识地绷紧了肌肉,但看着自己的血液缓缓流入血袋,想到这些血液或许能挽救某个陌生人的生命,紧张感渐渐被一种踏实感取代。
       “第一次献血,说不紧张是假的”,沈卫锋笑着回忆,“但想到能救人,那点疼就不算什么了。”
       这一坚持,就是24年......
       
       从军营到地方,从战士到党校班主任,身份在变,但那份热忱始终未改。他献血的足迹遍布陕西、河南、武汉多地,累计献血39次,总量达15000毫升,荣获2022-2023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
       汶川地震时,他捐出半个月工资;驻村扶贫时,他自掏腰包3000元帮贫困户发展产业,因山高路远,山路崎岖,沈卫锋把家搬进了山村,独自驻守村子两年时间,助贫扶贫,从未离开;疫情期间,他连续值守社区40多天。“做不了惊天动地的事,就坚持做力所能及的小事”,这是沈卫锋常挂在嘴边的话。付出总会有回报,他先后荣获2016年度陕西省驻村联户工作优秀个人;2018年度首届洋县“脱贫攻坚十大好青年”、陕西省“优秀驻村第一书记”等光荣称号。
       献血,是他坚持最久的“小事”。
       
       2015年冬天,沈卫锋被派驻汉中市洋县纸坊办白石村任第一书记,他在新闻上看到一则求助信息:一名产妇大出血,急需血小板。他立刻请假赶往汉中市血站,在采血机旁一躺就是两个小时。“那天特别冷,但想着有人等着我的血救命,身上再冷心里也是热的。”
       在他的影响下,哥哥也成了固定献血者,同事朋友中越来越多人加入献血队伍。有年轻干部问他:“献这么多血,不怕伤身体吗?”他拍拍胸脯:“看我像有事的样吗?科学献血利人利己,这才是真正的善心善举!”沈卫锋也十分热爱运动,跑马拉松也是他常年一直坚持的事,他总说,献血和锻炼是相辅相成的,能互相促进,都是件好事情,要长期坚持。
       2025年6月11日,临近世界献血者日,沈卫锋再次走进西安市中心血站献血大厅。当熟悉的针头第39次刺入血管时,他忽然想起24年前西安街头那个犹豫的年轻士兵。“如果当时没上那辆采血车,现在会少救多少人呢?”想着想着,他嘴角扬起微笑。
       血袋渐渐充盈,如同他24年来未曾冷却的热忱。这份流动的赤诚,早已在时光里酿成最珍贵的生命礼物——无需勋章见证,每一滴热血都是无声的誓言。生命或许就是这样,你给予的每一份温暖,最终都会流回需要的人的脉搏里。24年,15000毫升,39次伸出手臂……数字在不断累积,爱不断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