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日 星期二

宣讲师化身生命摆渡人:用热血续写爱的篇章

时间:2025-06-28来源:梧州市中心血站作者:博爱梧州

       在生命的浩瀚星河中,每一次爱心的传递都是最璀璨的光芒。今年6月下旬,一场跨越山海的生命接力在无声中圆满完成。来自梧州的小潘,这位长期活跃在无偿献血宣讲一线的讲师,用自己的造血干细胞,为一位素未谋面的血液病患者点燃了重生的希望。采集完成后,她在给受捐者的信中写道:“感谢这个奇妙的缘分,让我的血液带着祝福一路陪伴你,愿你早日康复、健康快乐……”字里行间,满是温暖与牵挂,也揭开了一段感人至深的爱心故事。
       故事的开端,要回溯到2021年。当时,怀着对生命的敬畏和奉献社会的初心,小潘毅然申请加入中华骨髓库,从此与这份伟大的公益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2025年4月,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传来——她与一位患者配型成功!面对这个难得的机会,小潘没有丝毫犹豫,果断决定捐献。她笑着说:“作为一个无偿献血宣传讲师,说一千道一万,不如亲身经历,362万分之一的缘分来了,倡导者先行。”这份轻松话语的背后,是她对生命的尊重,更是一名公益人的责任与担当。
为了确保捐献顺利进行,小潘在生活中做出了诸多改变。她调整作息,保证充足睡眠,在饮食上注重营养均衡;即便工作繁忙,也合理安排协调,只为这场生命的接力赛全力以赴。“我的努力关乎患者生命安全,必须对双方负责。”她的话语朴实无华,却是对生命最郑重的承诺。
(市红十字会、中心血站领导慰问)
       小潘的坚定选择,离不开家庭与工作单位的全力支持。为了让她心无旁骛地完成捐献,丈夫主动申请年假,在家悉心照料年幼的两个孩子;工作单位不仅批准假期、协调班次,还专门安排一位同事全程陪伴。采集当天,小潘的丈夫带着儿子乘坐动车专程赶来,为她加油鼓劲。在家人和同事的关爱下,小潘在五天的采集前动员和捐献过程中身心状态良好,没有出现任何不适。
历经5个小时,300毫升承载着希望的造血干细胞混悬液成功采集。随着血细胞分离机缓缓停下,小潘成为全国第20444例、广西第716例、梧州市第33例非血缘关系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这袋“生命的种子”被郑重移交至医护人员手中,随即踏上了奔赴千里之外的征程,为血液病患者送去生的希望。
       事实上,这份爱心的种子早在小潘的大学时代就已悄然播下。那时,怀着“献出一点血液,帮助他人”的朴素信念,她第一次登上采血车,完成了人生首次献血。此后14年,公益的种子在她心中生根发芽,她累计捐献全血2600毫升,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大爱无疆。
       参加工作后,小潘入职中心血站,从献血者转变为知识传播者。她深知许多人因缺乏献血和造血干细胞捐献知识而心存顾虑,于是凭借丰富的献血经验,走进梧州市各大企事业单位、大中专院校、社区,开展无偿献血知识讲座。每场讲座,她都精心准备,将晦涩的医学知识转化为生动的表述,分享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救助故事。她常带着温暖的笑容鼓励听众:“捐献既不会伤害身体,又能挽救生命,何乐而不为?”这份真诚与热情,感染着越来越多人加入爱心队伍。据统计,她累计为超五万人次科普相关知识,成为了无偿献血事业的“播种机”和“宣传队”。
       从初次献血的热血青年,到知识丰富的宣讲师;从造血干细胞入库志愿者,到身体力行的奉献者,小潘的身份不断转变,但那颗爱与奉献的心始终炽热如初。她说:“未来,我会以亲身经历为教材,在更多宣讲活动中,鼓励更多人加入这份大爱事业。”小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为社会传递着满满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