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3日 星期日

刘辉:用生命温暖生命

时间:2025-07-09来源:陕西省血液中心作者:陕西省血液中心
       7月1日建党节,西安市中心血站的献血大厅迎来了一位无偿献血者——刘辉,无偿献血已有16年。他曾经是一位军人,现在是一名司机,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身上流淌着不一样的“热血”。时光倒回1996年,那一年刘辉19岁,刚穿上军装不久。第一次部队组织的献血活动,像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在他心里漾起了圈圈涟漪。“那会儿就觉得,国家需要什么,咱就献什么。”他回忆道,语气里带着年轻人特有的赤诚。那时的他或许没想到,这第一次“献”,竟开启了他与“献血”长达近十六年的不解之缘。
        
       军旅生涯塑造了他坚韧的品格,也让他对“责任”二字有了更深的理解。2002年,他转业到西京医院从事后勤工作。有一天下班,偶然听到街头喇叭里急切地呼吁需要A型血,他二话不说就走了过去。对他而言,这就像听到哨声就冲锋,是刻在骨子里的本能。 
       真正让他将献血从“任务”升华为“习惯”的,是2020年那个特殊的春天。疫情期间,西安电视台一则关于一位癌症晚期孤寡老人急需血小板的消息,深深刺痛了他。“当时她在521医院住院,看着就觉得揪心。”刘辉没有犹豫,第一时间赶往距离住处最近的交大一附院献血屋。这一次,他献的是两个治疗量的血小板,更献的是一份沉甸甸的关切。那一刻,他仿佛又穿回了那身军装,守护着需要帮助的生命。
       “我献血,我健康。”这是刘辉的口头禅。他坚持锻炼,跑步成了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健康的体魄是他持续奉献的底气。“我觉得我身体好,认准了这件事,就坚持去做。”这份坚持,在2024年世界献血者日达到了新的高度,西安市中心血站到单位组织团体献血活动,详细了解后,他开始定期捐献血小板,频率稳定在每月两次。这需要更严格的身体条件和更规律的作息,但刘辉乐在其中。
       作为司机,刘辉也用自己的方式传递着这份“热血”。有一次,微信群里突然议论纷纷,说一位同事的孩子出事故急需用血。他立刻响应,召集了13个人去献血,结果只有三个人指标合格。“有的转氨酶高,有的血压高,还有年龄超了,身体不允许。”看着那些因指标不达标而无法献出爱心的同事,刘辉心里五味杂陈,但也更加坚定了自己。“我献血我健康,再就是我认准的事,就要坚持。”刘辉说道。
       
       “为人民服务”,这五个字在刘辉身上不是空洞的口号。他是党员,是在职民兵,每年参与军训,守护着一方平安;他是应急部队的一员,随时准备响应号召。他的“服务”远不止于献血。从2016年开始,公益的种子就在他心里生根发芽。他服务老人去医院,为孕妇和小孩提供出行便利,资助山区留守儿童,八一慰问抗战老兵,甚至在疫情期间,他爱心护送西安市儿童医院医护人员,保障医护人员免费出行,运送核酸等抗疫物资两百多次。“爱心需要带动”,他相信,自己的行动能感染身边的人,让更多人伸出援手。
       如今,刘辉依然开着他的车,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中。他知道,自己身体里那沸腾的热血,正通过一次次献血,流向一个个素未谋面的生命。他就像一盏朴实的灯,用自己的光和热,温暖着身边的人,也照亮着这座城市的某个角落。这位退伍老兵的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英雄主义,并非总是惊天动地,更多时候,是融入日常的坚守与奉献,是用平凡的生命,去成全更多生命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