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输血,大家是不是既熟悉又陌生,甚至还感觉有那么一点点的神秘。熟悉,是因为经常在医院和影视剧里看到输血的场面;陌生,是因为大多数的人们还是属于身体倍棒,只远观而未曾亲自体验;神秘,是因为潜意识里我们觉得血液具有一种神秘的力量,有了它,就能点亮生命之光。其实,你们知道么,比输血更具神奇力量的就是——成分输血。
那什么是成分输血呢?
我们常说的输血其实包括输注全血和输注成分血两类,其中临床应用最多的输血方式是输注成分血。成分血就是在一定的条件下,采用特定的方法,比如离心、过滤、洗涤等将全血中一种或多种血液成分分离出而制成的血液制剂与单采成分血的统称。成分输血,简单来说,就是将制备的成分血,如红细胞、血小板、血浆等,针对不同患者的具体病情需求,有选择性地输注相应的血液成分。
说到这,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成分输血的优势
1. 精准治疗:按需输注,提高治疗效果。
2. 减少输血反应:去除非必要成分,降低过敏和排斥风险。
3. 节约血液资源:一血多用,更高效利用宝贵资源。
常用的成分输血有哪些种类,又各有啥作用呢?
红细胞输注:能提高血液携氧能力,缓解缺氧引起的临床症状。适用于改善慢性贫血或急性失血导致的缺氧症状,也可用于血液置换,如严重的新生儿溶血病、寄生虫感染(疟疾、巴贝西虫病等)、镰状细胞贫血等。
不适用于药物治疗有效的贫血,也不应作为扩充血容量、促进伤口愈合或是改善人体状态的治疗手段。
常用种类有悬浮红细胞、洗涤红细胞、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等。
血小板输注:能预防或治疗因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而引起的出血或出血倾向。适用于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引起的凝血功能障碍。
不适用于与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无关的出血,也不适用于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TTP,或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除非出血危及生命。
常用种类有浓缩血小板、单采血小板等。
血浆输注:能补充凝血因子,预防或治疗凝血因子缺乏引起出血或出血倾向。适用于无相应凝血因子浓缩制剂应用时,可用于多种原因导致的凝血因子缺乏,也可用于大量输血、大面积烧伤、创伤、血浆置换等。
不适用于单纯扩充血容量和升高蛋白浓度,也不适用可通过其他方式(如维生素K、冷沉淀凝血因子、凝血因子浓缩制剂等)治疗的凝血障碍。
常用种类有新鲜冰冻血浆、病毒灭活新鲜冰冻血浆、冰冻血浆、病毒灭活冰冻血浆、去冷沉淀血浆等。
当然,我们输血必须也是有原则的
血液不是营养品和保健品,并非是需要常常输些补补身体,病情需要的时候也并非是输的越多越好,不论是输注全血还是成分血,我们都必须要严格遵守几个原则:
不可替代原则--只有通过输血才能缓解病情和治疗患者疾病时,才考虑输血治疗。
最小剂量原则--临床输血剂量应考虑输注可有效缓解病情的最小剂量。
个体化输注原则--临床医生应针对不同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最优输血策略。
安全输注原则--输血治疗应以安全为前提,避免对患者造成额外伤害。
合理输注原则--临床医生应对患者进行输血前评估,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
有效输注原则--临床医生应对患者输血后的效果进行分析,评价输注的有效性,为后续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现在,顺便了解下我们的工作吧
成分输血,是献给病患最珍贵的生命礼物!在成分科,我们每天都在为这份生命的礼物而努力。从血液采集后的离心、过滤、分离、制备到发放,每一步都凝聚着我们的心血和汗水。我们具备快速、准确的供血能力、提供24小时急救血液制备服务,满足了医疗机构治疗和急救用血的需求,为临床医疗提供了有力保障。
加入我们,用献血传递希望,携手挽救生命
亲爱的朋友们,成分输血是现代医学的重要进展之一,它让每一滴血液都能发挥最大的价值。但是目前血液不能人工合成,只能靠爱心传递,让我们携手共筑生命之桥,为需要的人们带去希望与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