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31日 星期四

南宁中心血站:母子同心 献血传爱

时间:2025-07-25来源:南宁中心血站作者:陈美娟

        7月的南宁暑气渐浓,但位于市中心的朝阳捐血屋却因一对母子的到来而涌动着别样的温情。7月22日,麦连凤与儿子蒙庆伟一同走进这里,熟练地完成登记、体检、采血等流程,分别捐献了400毫升血液。这一幕,是麦连凤十五年献血路上的寻常片段,却也因儿子的同行而显得格外有意义——截至今日,母亲麦连凤累计献血25次,总献血量达9800毫升,相当于2个成年人体内的血液总量;受母亲影响,儿子蒙庆伟也已献血4次,累计1600毫升。
        从“偶然尝试”到“十五年坚守”。“第一次献血是2010年,纯属偶然。”回忆起献血初心,麦连凤笑着说,当时她路过街头的采血车,看到“无偿献血,拯救生命”的标语,便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走上了献血车。“献完血后,工作人员告诉我,我的血液能帮助到急需输血的病人,那种被需要的感觉特别好。”正是这份“被需要”的温暖,让她从此与无偿献血结下了不解之缘。此后,只要身体条件允许、间隔时间达标,麦连凤总会准时出现在捐血屋或者献血车。
        言传不如身教,儿子从“紧张忐忑”到“坚定追随”。在麦连凤的家里,献血本、无偿献血荣誉证书被整齐地放在抽屉里,这些“宝贝”是她最珍视的收藏。儿子蒙庆伟,从小就常听母亲说起献血的故事,看着母亲一次次从捐血屋回来,脸上带着满足的笑容,他心里早已埋下了“献血助人”的种子。“小时候不懂,只觉得妈妈很厉害,每次回来都会跟我讲‘今天又帮到别人了’。”蒙庆伟笑着回忆,随着年龄增长,他渐渐明白,母亲的坚持背后是对生命的敬畏。2020年,23岁的他在母亲的陪伴下,终于迈出了第一步。“说不紧张是假的,填表的时候手都在抖,坐下准备采血时,手心全是汗,眼睛盯着天花板不敢看针头。”他记得母亲当时一直在旁边轻声安慰:“别怕,就像被小蚂蚁咬了一下,献完你就知道,这是件特别有意义的事。”如今,蒙庆伟已完成4次献血,累计1600毫升,从最初的紧张忐忑变成了从容坚定。他坦言,母亲的言传身教是最好的“教科书”,看到她十五年如一日地坚持,我没有理由不跟上。
        血浓于水的不仅是亲情,更是他们对生命的守护。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约定继续携手同行,为献血事业贡献力量,为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们带去生命的曙光。


母子献血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