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导者必先行】二十余载热血长跑——一名血站护士的无偿献血之路
那是一个金色的秋日,我清晰记得18岁的我初次踏进献血车时的紧张,针尖触及肌肤的刹那,我紧握双拳,汗水沿着掌心滑落。那是我的初次献血,200毫升的生命之泉缓缓注入采血袋,那一刻,我领悟到救赎生命其实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只要身体健康,心怀大爱,人人都可以参与进来,勇敢地伸出手臂,平凡的你也能变得伟大。
初入职场不久,一位朋友的父亲突发急症送医,需要及时输注AB型血小板治疗。由于血型相同,得知消息的我立刻赶往血站。很快,我顺利地坐进采血椅,为朋友的父亲献出了自己第一份血小板。当我的血液在分离机中缓缓循环,我深切感受到了这份工作的崇高。
从此后,每当AB型血小板供应紧张之时,作为血站中稀缺的AB型献血者之一,我总会自觉地响应这份召唤。血小板保存期限仅有五天,无法大量储存,每一次的紧急调用都是真正的“紧急呼叫”。在血站工作多年,我早已习惯这样的节奏。每当完成血小板捐赠,收到“血液已发往临床”的短信,我总会想到那些血液在陌生人血管中流淌,也许是在城市的另一端,拯救了一位产妇的生命,让一名病童得以继续化疗,又或者使一位老人平稳度过了手术难关……这便是我献血后立刻返回岗位的动力所在。
岁月如梭,转瞬间二十多年过去,而我依旧在这条公益之路上坚定前行,在这个特殊的“血站人”身份中,献血已不再是一种选择,而是融入血脉的本能。生命不容等待,我能做的就是在AB型血小板急需之际,坚定地伸出我的手臂。
作者段颖,保定市中心血站机采科护士,自1999年开始,坚持献血26年,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终身荣誉奖获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