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9日 星期六

一袋热血,一份生命的约定

时间:2025-07-31来源:廊坊市中心血站作者:廊坊市中心血站

       在生活中,总有一群人,在你目光不及的地方,默默奉献着自己的力量。他们虽平凡,却不普通,他们凝聚起厚重的温情,用恒心奉献热血,在无偿献血的道路上,为众多生命奇迹续写篇章。
      七月的阳光像融化的蜜糖,淌过固安献血屋门前。李忠义走进献血屋,护士笑着打招呼,这是他第二次来捐单采血小板,比起初见时的拘谨,此刻眉眼间满是熟稔的暖意。第一次,他对献血的认知还很模糊,看着单采仪器运转,心里揣着点试试看的忐忑,直到护士说“这1个治疗量能帮到血液病患者”,他才忽然觉得,这双握惯了工具的手,做了件温柔的事。“看到别人急需用血,总觉得该搭把手。”他想起那些等待救援的身影,语气里带着朴素的坚定,“献血不难,可对需要的人来说,就是盼头啊。”这份简单的满足,像种子落进心田,催生出再出发的勇气。如今坐在采血椅上,看血液在管路中静静流淌,像一条连接希望的溪流。这个70后男人渐渐懂得,从最初的试试看,到此刻的笃定前行,奉献的快乐从不是轰轰烈烈,而是像七月的风,在每一次伸手时,都带着恰到好处的温柔。
       微雨初歇,新荷翻翠,潇湘一脉碧连天。夏雨成诗,轻叩小窗棂,恰是生命律动的韵脚。风过林梢,蝉鸣声声,似在诉说王国辉的献血故事。2019年8月30日,夏末清晨带着微凉,他第一次挽起衣袖。针头刺入血管时,鲜红的血液在采血管中流淌,为奉献写下序章。五载光阴,31次毅然挽袖,凝结成62个治疗量的单采血小板,数字背后是无数个与生命赛跑的黎明。每逢七月生日,他总以挽袖的方式庆生。"能帮助别人,就是最好的生日礼物。"朴实话语里,藏着最动人的初心。这份坚持如细雨,于无声处滋养希望。七月的风里,生日的暖意与奉献的韵律交织成歌,随叶尖垂露滴落心湖,伴每一次生命的脉动轻吟,在时光深处久久回响。
       蝉鸣悠悠,步履不停。在夏日的晨光里,奔赴心之所向。 常蓉,一位从重庆初到霸州工作的姑娘,外表娇柔可爱,内心却如家乡的火锅般热情似火。7月19日,她再次走进霸州的献血屋,这是她间隔期满后的第四次献血。在老家重庆时,常蓉就是献血队伍里的“常客”。刚在霸州安顿好,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寻找附近的献血点,继续自己的献血之路。对她来说,这份坚持早已成为习惯。献血过程中,常蓉微笑着说:“从重庆到霸州,距离近两千公里,但奉献爱心这件事,我一直坚持着,能继续做下去,感觉很值得。”常蓉挽起衣袖的瞬间,恰似晨光里最动人的剪影,这份跨越两千公里的爱心,从重庆的麻辣热情延续到霸州的温厚土地。无声的坚持如涓涓细流汇入血脉长河,为需要的人带去生的希望,在燕赵大地传递着最真实的温暖。
      七月的午后,窗外景致如无言诗集的插图,被风轻轻托在掌心,世界漾着安静的微笑。李嘉程,这位00后热血青年,正以滚烫的行动,践行着对生命的热忱。2025年5月,他第一次推开献血屋的门。多数人初尝献血时难免紧张,他却未有丝毫犹豫,针头刺入手臂的瞬间,心中翻涌的不是胆怯,而是沉甸甸的使命感,一种想要帮助他人、为社会贡献力量的强烈愿望。从那一刻起,他的献血之路便不曾停歇。如今4个治疗量的单采血小板,早已将初心酿成习惯。每一份温热的血液里,都系着某个家庭的焦灼与期盼,正跨越山海去浇灌希望。风再拂窗沿时,午后的风景里已晕开一抹动人的红。那是青春在守护生命的路上绽放的光,终将在时光的褶皱里,洇染成最温柔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