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3日 星期六

夏日热血

时间:2025-08-13来源:廊坊市中心血站作者:廊坊市中心血站

       在生活中,总有一群人,在你目光不及的地方,默默奉献着自己的力量。他们虽平凡,却不普通,他们凝聚起厚重的温情,用恒心奉献热血,在无偿献血的道路上,为众多生命奇迹续写篇章。
       八月的风带着夏末的温柔,掠过固安的街道,轻拂进街角的献血屋。王丽娜攥着丈夫的手站在门口,指尖微颤,这是她第一次捐献单采血小板,陌生的流程和未知的感受让她心里有些忐忑。丈夫察觉她的紧张,轻拍她手背:“别慌,我陪着呢。”温和的声音里,她想起他常说的“爱可以传递”。此前只当是句温柔感慨,此刻望进他眼里的笃定,又见医护人员忙碌中透着耐心的身影,忽然懂了这份坚持里藏着的重量。消毒、穿刺,针尖刺入时她闭了闭眼,再睁开,目光落在透明管路里。那流动的不仅是血液,更像份温热的承诺。丈夫坐在身旁,含笑望着她,偶尔递过一杯温水。捐献结束,王丽娜握着献血证,指尖已不颤抖。窗外阳光落在证上,暖得像此刻心里的感觉,原来爱真能顺着血液流动,从她这里传到需要的人身边,这是对生命最温柔的敬畏,也是最生动的传递。
       八月已浸着幽幽凉意,一场雨叩开初秋的窗。走廊里飘着消毒水的气息,谷亚钶低头核对着病历,白大褂袖口沾着淡淡的碘伏味——那是医者的印记。2020年的一次急诊抢救,至今仍烙在他心上。亲眼看着患者因失血过多走向垂危,每一秒都像在与生命拔河。那一刻,他忽然懂了:血液从来不是普通的液体,而是托举希望的绳索。第二天,他走进献血屋,完成了人生第一次献血。从此,只要身体允许,他总会定期出现在献血屋。“一袋血对我们或许微不足道,对患者却是生的希望。”他的话语平静,却藏着千钧分量。从医者到捐献者,四次伸臂间,“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誓言已融进流动的温热。这份善意如八月阳光,不灼人却绵长,悄悄漫过每个需要的角落。生命接力中,正是这样沉稳的接棒者,让温暖一站站传递,生生不息。
       暑气渐消,秋意初萌,八月的时光浸润在诗意里。路海东又一次走向熟悉的献血屋,这是他第九次扬起臂膀,让爱与希望随温热的血流淌。2010年3月21日,还是学校食堂员工的他,在忙碌的午饭后瞥见停驻校园的献血车。没有丝毫迟疑,他挽起袖子献出400毫升全血,那是他与无偿献血的初遇。彼时的他未曾想过,这份善举会成为延续十余年的习惯。累计捐献1600毫升全血、10个治疗量单采血小板,他用热血为生命续航,用坚持为希望赋能。殷红的血液里,沉淀着最本真的善意;年复一年的轨迹中,镌刻着沉默的坚守。此刻,阳光穿过献血屋的窗棂,在地面织就暖金的纹路,恰如他初见献血车时那份纯粹的热忱。秋意漫过八月的枝头,这份持续十余年的善举,仍在时光里流淌成诗,与初遇时的那份感动,遥遥相映,温暖如初。
      七月末的蝉声织成密网,暑气蒸腾着漫过城市的街角。7月31日,当炽热的阳光再次铺满路面,崔伟的身影又一次出现在献血屋门前,像过去无数次那样,熟稔地走向登记台。这位常年与钢筋水泥打交道的建筑工人,自2017年和朋友相约完成首次献血后,便成了这里的“常客”。工作再忙,他总能在繁忙生活的缝隙里,为生命蓄满赤诚的热望。如今,数字无言却滚烫:85次挽袖,34000毫升热血汇聚成生命长河,更让他收获了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的荣光。聊起这些,崔伟大哥笑得朴实:“咱老百姓做不来惊天动地的事。献血就是举手之劳,能帮人就好。”他的话里没有豪言,却藏着最动人的热忱。当针尖刺破皮肤,流淌的不仅是热血,更是普通人用善意铺就的生命通道。向崔伟大哥致敬,更盼这份温暖能被更多人接力,让这份爱心流淌在每个需要的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