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的渭南,雨后的清晨带来了立秋后的第一丝凉意,别小亮已经换上跑鞋,正准备带着孩子去公园晨跑。作为市中心血站创建办主任,跑步是他坚持了多年的爱好,马拉松赛场上的汗水与坚持,早已刻进这位退役军人的骨子里。
路上急促的电话铃声打破了车里的宁静。电话那头,单位同事的声音带着一丝焦急:“有患者急需O型血小板,情况紧急!”没有丝毫犹豫,别小亮立刻调转车头。“爸爸要去救人了,下次再陪你跑好不好?”他揉了揉孩子的头,轻轻踩了一下油门,径直奔向血站。
采血室里,一身运动装的他显得有些特别。速干背心还带着清晨的凉意,那是原本要陪孩子奔跑的证明。这是别小亮第一次穿着运动服献血。从军营到血站,身份变了,但那份“随时待命、冲锋在前”的担当从未改变。工作中,他是同事眼中严谨细致的“排头兵”;跑道上,他是挑战自我的跑者;而在献血者名单上,他早已是“常客”——多年来,他不仅自己坚持献血,还带动身边许多人加入无偿献血的队伍。
“跑马拉松考验耐力,献血救人考验的是初心。”献完血,别小亮轻轻按着手肘上的棉签,脸上露出了释然的笑容。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他的运动服上,仿佛为这份热血与担当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
从准备陪娃跑步到紧急献血救人,这短短一段路,别小亮跑得匆忙,却跑出了一名退役军人的本色,跑出了一位血站工作者的责任。在渭南这座城市,正是有许多像他这样的人,用热血与善意,书写着平凡中的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