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日 星期一

青岛|新人队伍+1:以爱为炬,让热血传递

时间:2025-08-20来源:青岛市中心血站作者:青岛市中心血站
 
       当热血从手臂流向血袋,它承载的不仅是生命的希望,更是一份份跨越陌生人的善意。在青岛有这样一位“热血前辈”,截至目前,他已献血36次,累计72个治疗量——他就是郭庆年先生。而最近,他又多了一个新身份:无偿献血的“引路人”。


Part1:新老传承 热血不断
       8月17日上午,郭庆年轻车熟路地完成登记、体检,身边还跟着两位“新人”:杨玉龙和刚满18岁的少年徐圣然。郭庆年简单实在地说:“我献了这么多年,最近得知血小板需求量大,就想拉着身边人也一起帮帮有需要的人。”最终,献血“新人”杨玉龙顺利完成单采血小板的捐献,成为无偿献血队伍的新成员。而2007年出生的少年徐圣然,却因转氨酶偏高暂时未能如愿,虽有遗憾,但他攥着体检单认真说:“等我调整好作息,一定下次再来!”这一幕,正是无偿献血事业中最动人的缩影:资深献血者“以老带新”,让善意不断延续;而每一位愿意伸出手臂的新生力量,哪怕暂时受阻,也带着对生命的敬畏,等待着下一次机会……
part2:转氨酶偏高?别慌,先搞懂这回事!
       像18岁少年徐圣然一样,因转氨酶偏高没能成功献血的情况并不少见。很多人会疑惑:“我身体好好的,怎么会转氨酶高?”其实,转氨酶是反映肝脏功能的一项指标,它升高未必是疾病导致,更多时候与生活状态相关:·前一天熬夜、剧烈运动,可能让转氨酶暂时“超标”;·献血前的过度饮酒,也可能影响结果;·甚至过度疲劳,都可能让数值波动。遇到这种情况不必焦虑,就像那位“热血少年”一样,调整作息、清淡饮食、保证休息,待身体状态稳定后再复查,大多能顺利通过。献血的前提是健康,这既是对输血者负责,也是对献血者的保护。
part3:一份热血,两份温暖,千万种希望
       郭庆年说:“第一次献血时也紧张,但想到自己的血液能救急,就觉得值。”从“被带动者”到“倡导者”,他的故事里藏着无偿献血最朴素的意义:它不是一场孤独的善行,而是一场需要接力的“生命传递”。 也许你会说“我怕疼”“我没时间”,但想想那些躺在病床上等待血液的患者,他们的希望可能就系在你伸出的手臂上。一次单采血小板可能需要30-90分钟,但却能为他人换来重生的机会;而当资深献血者带着新伙伴走进献血点,这份善意便有了更长久的生命力。
Part4:别再等待!
      今天,我们想对每一位献血者说声感谢,是你们的坚持让热血永不冷却。也想对每一位犹豫的人说:别担心,迈出第一步,您也能成为别人的光。如果您参加过无偿献血,不妨像郭庆年一样,拉上身边的朋友“组团”再来。如果你还没尝试过,不妨在身体条件允许时,给无偿献血一次机会。因为每一滴热血,都在续写生命的故事;每一次传递,都让这个世界更加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