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日 星期一

行业“献”锋|叶淼泽:112次大爱挽袖,十年献血26700毫升!

时间:2025-08-20来源:温州市中心血站作者:温州市中心血站

 
        有一种奉献,无需惊天动地的壮举,却能在岁月长河中留下温暖的印记;有一种伟大,不在聚光灯下闪耀,却在无声处守护生命的希望。叶淼泽是一位来自温州藤桥食品有限公司的普通职员,便是这样一位默默无闻的生命守护者,十年来,跨越城市、风雨无阻,用一袋袋鲜红的血液,为他人点亮生命的曙光。
        在藤桥食品有限公司的仓库里,叶淼泽日复一日地核对着一箱箱货物数据,确保每一件商品都能准时送达。他用数字构筑商品流转的桥梁;而鲜为人知的是,在枯燥的数字背后,他还用另一种方式构筑着生命的通道——十年来,他累计献血26700毫升,用最质朴的方式诠释着人间大爱。
从泽雅到温州市中心血站,这段从西至东迢迢路途,对许多人而言或许是一次漫长的跋涉,却在他脚下化作充满温度的“浪漫旅程”。每当献血间隔期满,他便会带着“三免荣誉证”踏上公交车,将近2小时的车程化作欣赏城市风景的独特体验,“回想起刚拿到“三免荣誉证”的时候刷卡上车,心里有点小骄傲,坐在车上的时候欣赏着沿途的风景,想着马上就能献血救人,就不觉得这段路枯燥了。”叶淼泽的这份豁达,让每一次献血都充满了温度。
       在叶淼泽的献血之路上,有两位特别的支持者功不可没。一是通情达理的领导,面对他因献血而请假总是给予充分的理解与支持;另一位则是他的姐姐——一名护士,也是他家中的另一位献血者,用亲身经历为他播下了善意的种子。2015年4月,当叶淼泽在街头偶遇献血车时,姐姐讲述的那些献血救人的故事便立马浮现在他脑海,促使他毅然登上献血车,献出了人生第一个300毫升的热血,这种薪火相传的奉献精神,让爱心得以延续和扩散。
        坚持并非没有阻力。起初,他的献血行为受到了他父亲的反对,但是他并没有因此放弃,而是选择自己默默坚持献血。直到2019年5月份,叶淼泽的父亲需要做手术,但因他血小板数值低,需要输血调整方可进行手术。“当时我对血小板一点概念都没有,还好那时候得到了专业的救治,之后我爸爸术后出院后,我看着一大堆单子,有一个数字我永远记得,血量输了5780毫升。”当时,叶淼泽的累计捐献的3100毫升发挥了作用——按照《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办法》规定,献血者的配偶、父母和子女,五年内按照不超过献血量的两倍免交临床用血费用。叶父的临床用血费用因此得以全部免除。“没想到无心插柳柳成荫,我的献血行为竟帮家里省了这笔不小的费用。”这次经历,不仅消除了家人的疑虑,也让叶淼泽深刻地理解了献血的意义,更坚定了他持续献血的决心:“希望能帮到更多像我父亲一样急需用血的人。”
        而2021年那通来自血站的电话,则为他打开了另一扇奉献之门——成分献血。了解到血小板捐献可以频次更高、帮助更多人后,他毫不犹豫地接受了这个新的奉献道路。他坦言:“此前我并不知道还有献血小板的献血方式,我觉得全血的献血间隔太长了,捐献的量有限,我想献血小板可以帮助更多的人。”这番朴实无华的话语,道出了他内心最真挚的愿望。为了确保每次献血都能通过严格检测,他平时就格外注意饮食调理,这种对生命负责的态度,正是他爱心最踏实的注脚。
       十年献血路,一颗赤子心。从首献的忐忑到血站“熟人”的从容,从不了解全血和成分血的区别到如今荣膺热血榜样——叶淼泽用十年的坚持,完成了一次次奉献的升华。在这场没有终点的热血之路上,叶淼泽或许无法用华丽的辞藻道出坚持的动力,但他的大爱已然将前路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