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日 星期一

大众科普——滴血认亲靠谱吗?

时间:2025-08-07来源:河北省血液中心作者:田亚娟

  在宫斗剧中大家经常看到“滴血认亲”的桥段,对其既好奇又疑惑。你是否也想知道,这看似神奇的滴血相融测试,背后究竟有无科学依据?短短几分钟,仅凭血液是否相融,难道真的就能判定血缘关系?“滴血认亲”真有那般神奇的功效吗? 接下来,我们从专业角度一探究竟。
  

  滴血认亲是一种传统的亲子认定方法,认为将两人的血液滴在同一容器中,如果血液能够融合在一起,就说明两人有亲子关系,反之则没有。
  如果想让“血液相融”,可加入明矾,也就是白矾,它是一种带有“结晶水”且含有“硫酸根离子”的复盐,常见的组成成分包含硫酸钾或硫酸铝。当明矾与血液接触,会使血液中的蛋白质沉淀,纤维蛋白发生凝结。倘若此时还有大量水分存在,经过这样的变化后,剩余的血液成分自然看起来更容易相互融合。
  那要是不想让血液相融呢?其实也有不少看似可行的“歪门邪道”,比如提前在盛放血液的器皿上涂抹一些药剂,这样就能让血液在接触器皿时更不容易晕散开来。
  所以说,仅仅依靠“滴血认亲”来判断血缘关系,完全是站不住脚的。
“滴血认亲”科学解释:
  “滴血认亲” 在影视剧中屡见不鲜,看似神秘,实则与现代通过红细胞凝集反应检验血型来鉴定亲子关系的方法存在一定相似性。血型作为人类遗传性状的重要组成部分,由特定的基因决定,在正常情况下,一旦形成,便会伴随人一生,不会轻易改变。它承载着家族遗传的密码,是判断亲子关系的关键遗传学依据。
 

  不同血型的血一旦被混合,可能会出现凝集的现象,也就是传说中的非亲属关系血液不能相融的情况。但血型的匹配与否与是否有亲子关系并无直接关联,两个血型相同但没有亲子关系的人,血液也会融合;而血型不同但有亲子关系的人,血液则可能不融合。
  因此,电视剧中看到的血液相融,仅仅只能说明两人可能有着相同的血型,相同血型的人分布广泛,他们之间不一定存在任何亲缘联系。
亲子鉴定方法
  在现代生物学和遗传学领域,当涉及到亲子鉴定这一关键议题时,DNA 亲子鉴定技术无疑是最具权威性和可靠性的手段。它操作简便,样本获取也不复杂,人们可以采集带有毛囊的毛发,毛囊中便蕴含着丰富的个人遗传信息;或者通过简单的口腔擦拭,获取口腔细胞,这些细胞同样携带了完整的 DNA 信息。利用这些样本进行检测,其准确率能够稳稳达到 99.99% 以上,为无数人解开血缘关系的谜团,提供确凿可靠的答案。
  通过检测个体的 DNA 序列,分析特定的遗传标记,可以达到非常高的准确率,是目前公认的最科学、最准确的亲子认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