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7日 星期五

伸出手臂,为爱献血

时间:2025-09-10来源:廊坊市中心血站作者:廊坊市中心血站
       
       在生活中,总有一群人,在你目光不及的地方,默默奉献着自己的力量。他们虽平凡,却不普通,他们凝聚起厚重的温情,用恒心奉献热血,在无偿献血的道路上,为众多生命奇迹续写篇章。
       初秋的风褪去了暑热,天高云淡,街角的梧桐叶悄然泛出浅黄,阳光也变得格外温柔。家住大柳河镇的蒋汝红再次走进献血屋,熟练地填写登记表。二十多岁时,他曾带着行囊外出闯荡,足迹遍布北京、广州、海南等多座城市。每到一个新地方,安顿下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寻找献血点。多年来,他捐献单采血小板的身影留在了全国各地。回到家乡后,他第一时间重返献血屋。当工作人员轻声介绍流程时,他笑着回应:“我在外地献过很多次,今天就是来献血小板的。”如今,只要间隔期满,他总会如约而来。献血时,蒋汝红有个特别的习惯:用三小袋咖啡冲一杯水,从不搅拌。采集过程中,他会请工作人员不断续水,直到结束,杯底的咖啡恰好完全融化——正如他沉淀多年的爱心,醇厚而绵长。岁月更迭,初心如一。蒋汝红以一杯咖啡的时光,延续着生命的温暖馈赠,让奉献成为生活中最自然的习惯。
       岁月倏忽,风过林梢,空气里已盈满清冽的秋意。一个金风飒飒的午后,燕京理工学院智能工程学院大三学生魏建岳,再次坐上了献血椅。温热的血液自他臂弯缓缓流出,顺着导管汇入血袋,也悄然托起某个陌生生命的希望。他仍清晰记得2023年秋的第一次献血,紧张地攥紧又松开拳头,是护士温柔的微笑安抚了他的忐忑。献血证上那枚鲜红的印章,成为青春中一枚滚烫的印记。此后两年,他多次走进献血屋。秋风拂过校园,卷起几片早落的黄叶。秋意正浓,而魏建岳臂弯中流出的温热,正以另一种方式温暖这个季节。这是一份来自青春的热忱,为需要的人续航生命,也让这个秋天,因善意而更具温度。
        第一缕秋风轻拂,宛如大自然温柔的手,悄然掀开九月的序幕。在燕郊献血屋内,36岁的李俊平熟练地递过身份证,这是她第32次无偿献血。她与无偿献血的缘分,始于三年前单位组织的一次献血活动。当时她毫不犹豫地挽起袖子,完成了人生第一次献血。从那以后,无偿献血成了她生活中从不缺席的“约定”。“能实实在在帮助别人,多值得啊。”采血时,李俊平常笑着与医护人员交谈。在她看来,这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可正是这一次次善举,为急需输血的患者筑起了坚实的生命防线。采血结束,她仔细收好献血证,转身留下那句:“下次到时间,我还来。”身影渐渐融入人海,而这份温暖的善意,正随着一袋袋热血,流向更多等待希望的生命。
       当晨曦点亮城市轮廓,当晚风吹散白日喧嚣,黄菊平以默默的坚守,书写着一段温暖的传奇。2020年,她与一辆献血车不期而遇。“安全血液拯救生命”的宣传语触动了她,她没有犹豫,第一次伸出了手臂。自此,献血成为她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生命的意义在于无限传递,不必万丈光芒,但应始终温暖有光。一滴血,一份爱,如果我的血能救人一命,那大概就是我做过最有意义的事。”这质朴的话语,是她不变的初心。五年间,黄菊平已累计捐献全血1000毫升,单采血小板66个治疗量。数字背后,是她一次次跨越距离的奔赴、毫不犹豫伸出手臂的坚定。她从不自诩“英雄”,却以滚烫的热血串联起无数家庭的希望,让平凡人生绽放温暖光芒,更激励着更多人接过这场爱的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