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1日 星期二

无国界的温暖,共赴生命之约 ——深圳国际交流书院中外教职工同心支持无偿献血事业

时间:2025-09-10来源:深圳市血液中心作者:深圳市血液中心
 
       2025年盛夏,一场跨越国界的交流与奉献在深圳市血液中心温情上演。深圳国际交流书院(SCIE)30余名来自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等国家的外籍教师与中国同事齐聚于此,在参与无偿献血传递爱心的同时,更沉浸式体验了中国血液科技的前沿实力与优质公共服务,国际友人主动分享所见所感,让此次公益之行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生动载体。
 
 
 
前沿设施获国际点赞,科技成文化交流纽带
       “这简直是科技赋能生命的典范!” 在深圳市血液中心检验部副部长王博士对献血环节、成分制备流程、检验步骤、储备供血的全程英文讲解中,深圳血液领域的创新成果让来自各国的外籍教职工频频惊叹。从构建“生命之库”的智能血液仓储系统,到实现急救用血15分钟精准直达的无人机空中速递,每一项设施都展现着深圳在血液领域的技术突破。
 



 
       英国社会学教师 Kae 结合自身经历,主动向同事们分享感受:“我的亲属在英国血液中心工作,对比之下,深圳在无人机送血、自动化仓储等方面的科技应用非常前沿,展现出这座城市作为全球创新之都的实力。”他的分享引发了现场国际教职工的热烈讨论,大家纷纷围绕中外血液中心运营模式、技术发展差异展开交流,原本的参观讲解,逐渐变成了一场关于中外科技与公共服务的深度对话,先进设施成为了跨越文化隔阂、促进观点碰撞的绝佳纽带。
 

 
优质服务赢高度认可,细节彰显国际范儿
       除了硬核的科技设施,深圳市血液中心的优质服务也让国际友人们印象深刻。献血服务部张部长热情接待来访教职工,用详实的讲解和耐心的解答,展现出专业且温暖的服务态度。从介绍献血大厅里 “老朋友” 般的常客,到分享深圳百次献血者的感人故事,张部长的分享不仅传递了公益精神,更让国际友人感受到中国社会的人文温度。
       献血过程中,工作人员全程提供细致指引,针对首次献血者的紧张情绪耐心安抚,对有献血经验者的咨询及时回应。当深国交教职工询问全血与成分血捐献的间隔周期时,工作人员用清晰易懂的表述详细解答,还主动介绍后续参与献血的便捷渠道。“从导览到献血,每一个环节都让人感到专业又贴心。” 国际友人纷纷感慨道,这种优质服务让他们感受到了中国公共服务的高水准,也让他们对中国的社会治理理念有了更深的理解。
 

 
公益搭台文化唱戏,跨国交流绽放精彩
       “当来自五大洲的SCIE人挽起衣袖,交流分享,我们看到的不仅是热血的传递,更是科技、服务与文化的美好交融。” 本次活动协调人、深圳市血液中心献血服务部欧女士表示。王博士专业的英文导览消除了语言障碍,让国际友人能深度理解中国血液科技的发展;张部长的分享搭建了情感桥梁,让中外教职工在感动中产生共鸣;而国际友人们的真挚反馈,也为深圳公共服务的优化提供了国际视角。
 

 
       活动中,中外教职工累计献血逾 10000 毫升,这份热血不仅为患者带去生命希望,更承载着跨国界的友谊与理解。国际友人们通过亲身体验,将深圳的先进设施与优质服务分享到世界各地,而中国的公益理念、科技实力也借由这场交流,在国际友人心中留下深刻印记。
       此次活动,既是一次公益爱心的传递,更是一场跨国文化交流的实践。深圳血液中心的先进设施与优质服务,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国发展成果的窗口,也让不同国家的人们在交流中增进理解、凝聚共识,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温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