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1日 星期二
搜索
加入协会
会员登录
协会公文
协会新闻
无偿献血
中国输血协会推荐
分支机构活动
全年活动预告
首页
关于协会
党建工作
理事长致辞
协会介绍
机构设置
自律维权
总结计划
大事记
协会荣誉
栏目责任人
协会活动
协会公文
协会新闻
会员新闻
中国输血协会推荐
国内外动态
我要投稿
协会微信工作群目录
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
部门和地方规章文件
标准
团体标准
境外标准和指南
光荣榜
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
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
协会和会员荣誉
专业活动
分支机构活动
日历表
血液科普
专家共识
输血医学与技术
论文投稿
职业发展
在线教育
向专家提问
招贤榜
专业期刊
文章书籍
会员专区
会员登录
加入协会
会员学习
首页
>
协会活动
>
会员新闻
>
无偿献血
青岛|欢迎您常“回家”看看
时间:
2025-09-12
来源:
青岛市中心血站
作者:
青岛市中心血站
阵雨过后,阳光透过街边献血屋的玻璃窗,在地板上投下斑驳和光影。一位头发花白、身形清瘦的阿姨,在门口驻足良久。她望着那熟悉的标志牌,眼神里流淌着一种留恋的温柔。
她轻轻推开门,熟悉的陈设和依旧温馨的气息扑面而来。旁边穿着红马甲的志愿者笑着打招呼:“阿姨,您好,请问您需要献血么?”“阿姨,您先进来坐坐,喝口水!”医务人员热情地招呼着。“我……我年纪到了,不能再献了。”阿姨有些迟疑地说,“可这心里头啊,总是惦记着这儿。每次路过,都忍不住多看两眼,还有点舍不得。”“呀!原来您是我们的老献血者呀!您快请坐啊!”大家热情地迎接着阿姨。“大家好!”阿姨连连点头,环视过屋内熟悉的陈设——那排采血椅,那台记录信息的电脑,墙上贴着的“四免政策”……一切都那么亲切,一瞬间,时光仿佛倒流。她仿佛又看到了那个曾经的自己,挽起袖子,坐在采血椅上,看着殷红的血液顺着导管流入血袋,那份平静的满足感,久久难忘。在
交谈中,我们得知,阿姨名叫徐春玉,今年63岁了,曾经是这里最忠实的“常客”之一。来青岛之前就参与无偿献血,2008年来青岛生活之后,又在青续写献血足迹。她每年都来献血,雷打不动,从献血车到献血屋,她见证了十多年来,我们无偿献血一点一滴的改变和进步。这里承载了她十多年的坚持,二十多次的撸袖,八千多毫升的奉献。她甚至能清晰地回忆起针头刺入皮肤时的轻微触感,以及助人为乐的自豪感。徐阿姨说:“一走进这屋子,就像回到了娘家似的。之前那些相熟的医护人员都不在这里了,虽然我第一次遇到你们,也感觉跟你们特别亲,一点儿也不拘束。”是啊,对于徐阿姨而言,这里早已超越了简单的献血场所。这里是她付出爱心、收获感动的地方,是她见证生命力量的地方,更是她精神家园的一部分。那些年复一年的坚持,早已将她和这间小屋、和这里的人、和这份事业,紧密地联结在一起,形成了一种难以割舍的亲情。她和医务人员、志愿者们聊着家常,诉说着对无偿献血事业的支持和拥护。她说:“小时候家乡各家各户都有口水井,我发现我打一些水灌溉了土地,液面就下降了,可是第二天再看,液面又回来了,我再打一些水浇地,过一天液面还能涨回来,这水它就这样源源不断的灌溉着土地,就像我们献血者捐献的血液一样······”徐阿姨用质朴的语言,叙述着高级的赞美,正是因为有我们献血者的前赴后继,贫瘠的土壤也可以开出生命的花。
临走时,徐阿姨拉着志愿者们的手说“我对这里有感情,有空的时候我会来看看!”我们也异口同声的与阿姨挥手道别:“欢迎您‘常回家看看’!”
上一篇:
热血传递 为爱接力——健身教练与血站工作人员齐献爱心
下一篇:
【热血行动】宜昌市疾控中心:爱心汇聚暖流 热血传递希望
返回
欢迎登录
使用会员帐号登录
看不清?
点击更换
立即登录
忘记密码?
加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