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颂师恩,热血书敬意。在黑板与粉笔之外,他们还有另一种“授课”方式——撸起衣袖,用热血书写生命教案。值此第41个教师节,让我们一同走进老师们的献血故事,感受那份温暖与力量
温暖启迪•幼儿园老师梁茵
——奉献不需要很沉重,一点点勇气,就能点亮别人的生命
81次献血,1300mL全血+146治疗单位单采血小板
作为一名每天和孩子打交道的幼儿园老师,“爱与责任”是我工作中践行的准则。第一次献成分血前,医护人员特意用孩子能听懂的比喻给我讲解原理:“就像把果汁里的果肉和汁水分开,我们只提取血液中能帮到别人的“有用部分”,其他的会很快回到您身体里。而且您的血液只会在密闭的一次性无菌管路里流动,和外界没有接触,非常安全。”这番话瞬间打消了我的顾虑。献血过程中,我感受到每一个温暖细节。献血后,工作人员给我递上温水和小零食,并耐心给我讲解注意事项。专业的服务始于耐心的沟通,终于无微不至的关怀,让我由衷感到献血不仅是爱心之举,更是一次温暖的传递。作为老师,我不仅要教孩子知识,更要以身作则,让他们明白:原来用一点勇气和耐心去帮助别人,是这么有意义的事。
文墨热血•中学语文老师毛夏曦
——献血,是我笔尖之外的温柔书写45次献血
4400mL全血+64治疗单位单采血小板
唯有强健体魄,才能更好地站在讲台前,守护孩子们的成长,亦是对教师职责的郑重践行。献血更成为我保持健康的动力——定期献血需以康健为基,这便时时提醒我守规律作息、远生活陋习。“炽热的血液渡人于危难,是利他的赤诚。”身为语文教师,我将献血融入对生命的诠释中:“每一次针头轻落,都是人间暖诗。”愿我们皆能继续以血为炬,点亮更多生命的微光。
恒久守护•中学老师徐路遥
——血液不能人工制造,但爱可以持续再生315次献血
4400mL全血+598治疗单位单采血小板
小时候,我得知血液无法人工制造,只能靠健康的人捐献,就立志长大后要成为一名光荣的献血者。2004年,刚满18岁的我,在献血车上第一次献血。2006年,得知捐献单采血小板的间隔期更短,可以帮助更多的病人,我开始尝试捐献成分血。“血液对自己可再生,但对于患者来说,是生的希望”,二十年来,我用行动诠释着这份信念,希望能让更多的生命重燃希望,我也将始终保持这份初心。
让我们致敬这些讲台上的英雄——热血勇士下课铃响,但爱不放学。这三位老师用热血书写生命教案,而他们正是千千万万热血师者的缩影。这个教师节,让我们把对老师的敬意变成一次爱的奉献,您的每一次参与都是对一个家庭的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