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7日 星期五
搜索
加入协会
会员登录
协会公文
协会新闻
无偿献血
中国输血协会推荐
分支机构活动
全年活动预告
首页
关于协会
党建工作
理事长致辞
协会介绍
机构设置
自律维权
总结计划
大事记
协会荣誉
栏目责任人
协会活动
协会公文
协会新闻
会员新闻
中国输血协会推荐
国内外动态
我要投稿
协会微信工作群目录
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
部门和地方规章文件
标准
团体标准
境外标准和指南
光荣榜
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
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
协会和会员荣誉
专业活动
分支机构活动
日历表
血液科普
专家共识
输血医学与技术
论文投稿
职业发展
在线教育
向专家提问
招贤榜
专业期刊
文章书籍
会员专区
会员登录
加入协会
会员学习
首页
>
专业活动
>
血液科普
大众科普——为什么造血干细胞不能无限再生?
时间:
2025-09-02
来源:
中国输血协会教育工作委员会
作者:
输血检验课堂
造血干细胞,被人们誉为身体里的“生命种子”,它肩负着维持机体正常造血和免疫系统功能的重任,能够分化成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各类血细胞,源源不断地为身体输送新鲜的血液细胞成分。然而,尽管造血干细胞如此神奇且重要,它却不能无限再生,这背后蕴含着复杂而精妙的生物学机制。
一、细胞衰老的枷锁
随着时间的推移,如同所有细胞一样,造血干细胞也会经历衰老过程。每次细胞分裂,染色体末端的端粒都会逐渐缩短。端粒就像是染色体的“安全帽”,保护着染色体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当端粒缩短到一定程度时,细胞就会进入衰老状态,其增殖和分化能力显著下降,造血干细胞也难以逃脱这一命运的安排。例如,在老年人的身体中,造血干细胞的端粒损耗更为严重,导致其造血功能逐渐衰退,这也是老年人更容易出现贫血、免疫力下降等问题的原因之一。
二、DNA 损伤的累积
造血干细胞在长期的生存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各种内源性和外源性因素的影响,如自由基、紫外线、化学物质等,这些因素会导致 DNA 损伤。虽然细胞自身具备一定的 DNA 损伤修复机制,但修复过程并非完美无缺,损伤会逐渐累积。当 DNA 损伤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引发细胞周期停滞,甚至启动细胞凋亡程序,以防止受损细胞的异常增殖和分化,这无疑限制了造血干细胞的再生能力。
三、微环境的微妙平衡
造血干细胞存在于骨髓的特定微环境中,这个微环境被称为“造血干细胞龛”,它由多种细胞成分和细胞外基质组成,为造血干细胞提供了生长、增殖和分化所需的信号和营养支持。然而,随着年龄增长或在某些病理状态下,造血干细胞龛的结构和功能会发生改变,比如细胞因子分泌失调、细胞间相互作用异常等。这种微环境的失衡使得造血干细胞无法得到适宜的生存信号,从而影响其自我更新和再生能力,就像一颗种子离开了肥沃的土壤,难以茁壮成长。
四、分化命运的抉择
造血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两种命运选择。在正常生理条件下,为了维持机体的造血需求,造血干细胞需要不断地分化产生各种成熟血细胞,这就意味着其自我更新的机会相对减少。而且,一旦造血干细胞启动了向特定血细胞类型的分化程序,就会沿着这条路径逐渐失去其干细胞特性,无法再回到干细胞状态进行无限的自我复制,这是细胞分化过程中的一种不可逆的定向发展,也从根本上限制了造血干细胞的无限再生。
尽管造血干细胞不能无限再生,但科学家们一直在探索各种方法来延缓其衰老、减少损伤、优化微环境,甚至尝试通过基因编辑等前沿技术来增强其再生能力,为治疗血液系统疾病和延缓衰老带来新的希望。例如,在骨髓移植治疗白血病的过程中,如何提高移植造血干细胞的植入效率和长期存活能力,就是基于对造血干细胞再生机制的深入理解而开展的研究方向之一。对造血干细胞再生奥秘的持续探索,不仅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生命的本质,也将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开辟新的道路。
上一篇:
大众科普——红细胞是怎样“洗澡”的?
下一篇:
大众科普——了解“检测窗口期”: 科学为血液安全保驾护航
返回
欢迎登录
使用会员帐号登录
看不清?
点击更换
立即登录
忘记密码?
加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