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淅沥的街头,一盏盏灯火渐次亮起,血站外采工作人员们仍在忙碌着,他们带回家的不仅是满身疲惫,还有一份份挽救生命的希望。
清晨六点,天还未亮,采血护士王璐曼轻轻吻别了还在熟睡的两个女儿,带着不舍匆匆出门,因为这个节日他们一直要坚守在县区采血,所以必须提前赶到采血点。这已经是她在国庆中秋“双节”假期坚守岗位的第六天。
连日来,持续的阴雨天气让秋意骤浓。然而,临床用血的需求却不会因天气而减少。面对这样的采血淡季与临床用血量增加的双重压力,血站工作人员全员值守,默默守护着这座城市的生命线。
“这两天下雨,有时候一上午都等不来一个人,心里真的很着急。”采血护士雷海丽望着窗外的雨帘,眼神里透着焦虑。虽然因雨天街头的行人寥寥无几,但所有采血点依然严格执行着“有1%的希望,就要付出100%努力”的工作准则。“我们多守一小时,或许就能多采一袋血。”雷海丽道出了所有采血人员的心声,“这一袋血,可能就是某个手术台上病人的唯一希望。”
夜幕降临,整座城市渐次亮起团圆的灯火,而献血屋里依然亮着那盏熟悉的灯。“等到再晚也不敢提前收车,就怕错过任何一个可能前来献血的市民。”流动采血车司机李师傅已经连续工作了12个小时,“虽然知道希望渺茫,但万一有人冒着雨赶来呢?”这种“万一”的期待,支撑着他们在寒冷的雨夜里坚守。每一袋血液的背后,不仅是献血者的爱心,也凝聚着采血人员超越常人的付出。
在献血车上,体检医师冯军利指着登记本上稀疏的记录:“平时一天能采集十几个人,现在只采了5个人。但哪怕只能多采一袋血,我们也要坚持等到最后一刻。”这种坚守源于他们见证过太多生命的奇迹。一袋血,可以让产科病房里的新生命顺利降临;可以让手术台上的患者转危为安;可以让血液病患儿重展笑颜。“每多采一袋血,就可能多团圆一个家庭。”这是所有血站人共同的信念。
夜色深沉,雨点敲打着采血车的车窗。工作人员还在等待着,等待下一个可能出现的献血者,等待那份承载着生命希望的“万一”。他们的守候,不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种使命。在这个团圆的双节里,他们用最执着的坚守,为这座城市守护着生命希望的“万一”。最后致每一位心怀善意的你:当你与家人围坐餐桌共享双节团圆时,采血车里的灯光还在雨夜里亮着;当你躲在温暖的室内避雨时,工作人员已在寒风中守候了十余个小时。他们的焦虑不是为自己,而是为手术台上急需输血的患者,为产房里等待新生的母婴,为病房里期盼康复的孩子——每一袋血液,都是这些家庭重获团圆的希望。此刻,无论你是路过街头的采血点,还是正计划献出一份爱心,都请记得:你的一次挽袖,能驱散采血人员的焦虑,更能为素不相识的人点亮生命之光。雨天会停,假期会结束,但生命的需求从未停歇。期待你走进那盏亮着的献血屋,用一份温暖的善举,与血站工作人员并肩,共同守护这座城市的“生命线”,让更多家庭能圆满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