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宝鸡眉县,有一位来自上海的热心志愿者,他的人生轨迹因一句“支援大西北”的号召而改变,又因一份持之以恒的善举而熠熠生辉。他叫颉巍东,三十余载扎根西北,三十次无偿献血,用12000毫升的“热血”深情,书写了一段跨越山河的奉献传奇。
对于普通人来说,无偿献血一次是爱心,坚持数年则是伟大的奉献。颉巍东自首次献血以来,累计献血次数已达30次,献血总量高达12000毫升。这是一个什么概念?一个成年人的血液总量约占体重的7%-8%,平均在4000至5000毫升左右。这意味着,颉巍东献出的血液,足以挽救数十条生命。他的献血总量达到了两三个成年人全身血液的总量。这一袋袋殷红的血液,是他送给无数陌生生命最珍贵的礼物,他也因此被朋友们亲切地称为“移动血库”和“热血英雄”。
颉巍东的热血情怀,与他的人生选择一脉相承。时间回溯到1987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大地,国家号召青年才俊支援大西北建设。当时还在上海的颉巍东积极响应,毅然告别黄浦江畔的繁华,只身来到千里之外的宝鸡眉县。
他进入宝鸡渭河玻璃厂,成为一名技术工人。凭借扎实的技术和刻苦钻研的精神,他将汗水洒在了西北的热土上,为当地工业发展贡献了自己的青春与智慧。岁月流转,他不仅在这里立业,更在这里成家,彻底扎根,把宝鸡眉县当作了自己的第二故乡,从一个上海人变成了一个地道的“老陕”。
除了无偿献血这项壮举,颉巍东在生活中也是一位热心公益的模范。他乐于助人,关心社区工作,将奉献精神内化为了生活的常态。在他看来,无论是当年支援西北,还是如今坚持献血,都是力所能及回馈社会的方式,是一名普通公民应尽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