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顺德大良街道大门社区的梁国铭先生静静地躺在捐献床上,他的血液通过导管缓缓流动,一场生命的接力正在悄然进行。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历经240分钟,他成功捐献278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

至此,梁国铭成为全国第21188例、广东省第2494例、顺德区第55例非血缘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为一位素未谋面的白血病患者带去了重生的希望。这份善举的背后,是一份跨越十余年的生命承诺。
家风引航:爱心从献血萌芽
“我的大姐、二姐均在医院工作,每年都会积极参与顺德区卫生健康局组织的‘爱心血库’献血活动。”梁国铭回忆道。家庭环境的熏陶,让爱心奉献的种子早早在他心中生根发芽。高中毕业后,梁国铭参加了工作,他亲眼见证着姐姐们的善意与担当。“在姐姐们的鼓励下,我第一次尝试献血,发现对身体并无影响,便从此坚持了下来。”简单的话语背后,是他多年来默默无闻的坚守。

后来,梁国铭离开医院自主创业,人生轨迹虽发生改变,但献爱心的脚步从未停歇。2011年2月6日,梁国铭在大良上东献血屋献血时,医生向他详细讲解了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相关知识:“捐献造血干细胞不仅不会影响身体健康,还能为白血病患者带去生的希望,但配型成功的概率极低。”听完解释,梁国铭当即决定加入中华骨髓库,盼着有一天能帮上有需要的人。
生命召唤:十四年承诺应声
今年7月,一个期待了十四年的电话终于响起。顺德区中心血站的许医生告知梁国铭,他与一名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询问其是否愿意捐献。梁国铭没有丝毫犹豫,立刻回复“我愿意”。而这份毫不犹豫的背后,藏着一段痛心的经历:“我曾亲历亲人因白血病找不到合适配型而离世的遗憾,如今终于有机会兑现当年的承诺,为另一个家庭撑起希望。”

热血践行:用奉献续接生命
配型成功后,梁国铭全力投入捐献前的准备工作。他积极配合各项体检,主动调整生活作息,以最佳状态迎接捐献日的到来。9月26日,捐献顺利进行,整个捐献过程持续了4个小时,梁国铭始终保持着平静与坚定。他深知,此刻自己正在用行动诠释生命的价值与意义。“能够帮助到别人,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梁国铭微笑着说。

那袋带着体温的造血干细胞混悬液,不仅是患者的“重生密码”,更是普通人用善意照亮他人生命的有力证明。希望有更多人了解造血干细胞捐献,主动登记加入中华骨髓库,为更多等待希望的患者带去生命的曙光。
